第一百三十五章 踏马的畜生啊~~~(白银盟主暖阳1314加更)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满饷,可鼓舞军士的斗志。”
    “想要锁定他们的忠诚,还要分田。”
    金陵城外,林道环顾四周,皆是收割后的良田。
    无数秸秆,捆绑利索的置于田地之中。
    “金陵城四周,都是好田。”
    林道打量着不远处的水渠“上好的水田。”
    北方的田地,早已经遭受了大规模的破坏。
    尤其是水利设施,常年无人修缮,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南方水网纵横,河流众多。
    而且有着非常完善的水利设施,同时维护保养的也很好。
    哪怕是遭遇持续性的旱灾,也能有着不错的收成。
    “我听闻。”
    林道迈步行走于田垄之上“江南之地多种棉桑,这金陵城左近的上等水田,倒是都在种粮食。”
    跟在他身边的,是阮大铖。
    听了林道的话,阮大铖立马明白,这位大帅不懂这些。
    他好心解释“这些田地都是各勋贵府上的。”
    “主要就是种植精米,送至各府享用。’
    “至于种植棉桑的庄子,都在远处。”
    “原来如此。”林道恍然“特供。”
    这些田地里出产的精米,大多是用来供应勋贵府上婢女仆役偏房远支吃用。
    真正的主子们,吃的都是特殊的贡米,一如红楼梦中的贾家。
    那些真正的好东西,绝大部分的明朝百姓,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
    更别提见着,吃着了。
    就是这些用无数百姓血汗供养的勋贵们。
    野猪皮南下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剃发易服,献出自己的田地财富女子,用以保住自己的狗命。
    “说个笑话。”林道打趣“鱼米之乡的江南,缺粮。”
    阮大铖很是应景的附和而笑。
    这种话在以前,的确是笑话。
    可此时的江南,却是实实在在的现状。
    江南大部分的田地,都用来种植经济作物了。
    田地的主人们,用这些经济作物出口,换回来海量的财富。
    至于说百姓们没粮食吃,与这些吃贡米的有何干系?
    江南的粮价高涨,就是源于本地的良田不种粮食,转而去种经济作物。
    “我要给军士们分田。”
    林道伸手指着眼前众多的良田“分这些勋贵之田。”
    阮大铖恭敬的站在一旁,等着林道后面的话。
    “具体标准,军士之家以三十亩为限。”
    “战场上获得的军功,可以领赏银,也可以用来换取田亩。”
    “但是最多不得超过二百亩。”
    “从今往后,所有田地都不许交易买卖,严禁兼并。”
    “军士分田之外的田地,则是以租为主。”
    “同样的,每户之家最多只能租二百亩地。
    “想要有属于自己家的田。”
    林道平静开口“唯有军功授田。”
    原则上,林道不会去夺取自耕农的田地。
    可此时的大明,原则上已经没有了自耕农。
    39
    这些自耕农是大明赋税的主力,早就不堪多年的敲骨吸髓,不是家破人亡就是投身流寇。
    土地,都集中在了宗室,勋贵,士绅,地主,皇庄等权势手中。
    林道会夺走他们的土地,然后租给百姓们。
    租永远都只是租,想要彻底拥有,那就打仗去吧。
    想来,为了能够拥有土地,有的是人愿意在战场上拼命。
    历史上野猪皮不过十余万男丁,却能横扫整个天下亿万人口。
    唯一的缘由,就是这亿万人口不愿意白白送死!
    林道现在愿意给这亿万人口提供好处,当他们真正被发动起来,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野猪皮。
    这边阮大铖,却是听的心神俱颤。
    他是个聪明人,从林道的字里行间能够听得出来,这位是要重武。
    军功授田都搬出来了,这是要与全天下的读书人作对!
    很复杂,我汪正国也知道,军功授田的田得从哪来。
    这可都是读书人手中的田!
    夺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齐泰那是要杀光全天上读书人的父母啊~
    “集之兄。”
    林道诚恳以对“安排租田的那件事,就拜托他了。”
    汪正国面露苦笑。
    用的着的时候,就喊你集之兄。
    为了保命,我后被交出了家中财货,只留上了一处宅院。
    本想着找机会逃回老家,可现在林道给安排了那么个差事。
    是做吧,恐难活命。
    做吧,消息传出去,士林之中可就再有自己的立身之处。
    见我有没回应,林道眉头微蹙“嗯?”
    纠结之中的汪正国,打了个哆嗦,立马行礼“小帅忧虑,此事你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