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昏暗的灯光下,胡姓老板站在档口通道边。时而打量三轮车上的青菜,时而看着跟随前来的人群,也时而摆弄面前作为样品的番茄和圆椒,难得有些羞涩。
“毛病。”他的妻子嘀咕,给了个鄙视的眼神,“看一看哈,番茄和圆椒。”
果真有人被吸引住了。
番茄和圆椒也是很稀缺的蔬菜,当即便有几人上前问价看货,不过更多人跟着三轮车到了56号档口边上。
胡姓老板夫妻招呼着客人,偶尔抬头看向对面,也感到很惊奇。
陈菜心的菜田应该不远,怎么感觉没受到台风影响啊,青菜竟然还变多了?!
“老规矩,一个个来哈!”
“精品排菜心三块二每斤,普通菜心三块!”
“另外,还有七八十斤芥菜,一斤三块二,可以放心拿,后面也长期有。”
“陈泽陈老板~”
“哎~”
对面传来陈菜心的高呼声,胡姓老板夫妻还是第一次见着这样卖菜的。
对面虽然嘈杂声不断,但在陈老板的主持下,也颇为井然有序。
至少没乱,没人起哄自己从车上拿菜。
这样虽然会让一些生客不满,但对其它档口是好事啊!
尤其是他的55号!
那些自知不能在前面拿菜的客户,分流了部分到他这里来。
番茄和圆椒也是抢手货,但出货能更快一些,也是极好的。
还有56号右手边的57号,卖的较为大众的丝瓜和苦瓜,生意也好了些。
不过57号的老板心胸狭隘,一旦其余人卖的菜和57号撞车,就时常会阴阳怪气,胡姓老板不喜欢和其打交道。
反倒陈老板这种摆明了车马的新人更讨喜。
哎,我就是主卖菜心,货源稳定,菜也是自己种的,价格战也很难打赢他,所以一般没人会去刺激他。
不过现在这种俏市,想找一个和陈老板竞争的人也难啊。
胡姓老板估计全市场想买青菜的人,优选都会是他对面的档口。
其他人也很难有货,即使有,价格和品质也难以和56号相比。
活该他赚钱!
56号档口,陈家志拿着纸笔,戚永锋在一旁护着车上的菜。
有些老客会自己把菜带走,比如陈泽,今天不敢在市场门口交易,只能进了档口,80斤排菜心也提前在家就称好了,一停车,说好价,就直接连塑料筐带走。
老吴的100斤也同样如此,连塑料筐带走。
其余菜都是用竹筐装,要得多也连筐拿,不过也有如377这般,要求分装送货。
有些人也不当场拿走,就需要陈家志一个个在笔记本上记下订单。
然后算账,提前结清。
车上有多少菜陈家志心里有数,今天一共约1250斤菜心,80来斤芥菜。
给了黑娃儿500斤,进档口销售的也有750斤菜心,80斤芥菜。
陈泽和老吴要了180斤精品菜心,30斤芥菜,合计收入了672元;
377有9个小单,一共105斤菜心,15斤芥菜,入账363元;
卷毛也来了,要的也不少,几个单子加起来也有110斤菜心,10斤芥菜,入账362元....
基本没有闲聊,就是报单、记录、算账、结钱,偶尔拿菜~
但陈家志和戚永锋两只耳朵后都夹了香烟,嘴里还叼着一支。
卷毛笑着递了四张百元大钞给陈家志,“又恭喜你发财了,陈老板。”
“承你吉言,找你38元。”
就在这时,两人都听到有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陈菜~陈老板,能不能也给我留点芥菜~”
两人循声找去,一眼就看到了一个有些反光的脑袋,哟啊,和尚也来了。
和尚有些尴尬,摸了摸脑门,“那个,我看你芥菜要卖完了,能不能给我留20斤?”
陈家志还没说话呢,其他人就率先不干了。
“哪来的?先来后到懂不懂!”
“想插队啊,没门,陈老板是个讲原则的人。”
“就是,芥菜肯定轮不到你喽。”
陈家志手里一手拿笔记本,一手拿笔,无奈向他摊了摊手。
卷毛给了钱也没拿菜,向档口外走去,手里的烟盒还没放下,便又给和尚发了支烟。
“来了?”
和尚也摸出了烟盒,但慢了一步,只能先接过。
“嗯,想着还是来找陈菜~陈老板靠谱些,一开始没找到位置,所以来晚了。”
“挺久没来了。”
“估计那两个月都会常来。”
“挺坏,戚永锋一如既往的稳。”
卷毛走了,和尚还在等着,看着八轮车下的菜,心想屈雅才是止稳,我还很猛啊,精品菜心虽然早有了,但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