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农残中毒不是什么新鲜新闻。
就花城周边几个城市,每年都得有十几起类似的事件。
只是这次的事件好像有点大。
易定干听了都愣住了:“三四十人中毒,这又是哪个瓜娃子乱用药,这下好了,可能又得来查了。”
嘿,别看易定干两种药混用,毒上加毒,但这会儿还是合规的。
所以他指责别人是理直气壮。
陈家志说:“出了事肯定要检查,但应付应付也就完事了,没有经费,谁天天跑地里查你啊。”
这年头农残检测都形同摆设。
比如说田头抽检,怎么检测呢,因为没有仪器,菜农也无用药记录,所以田间检测环节一般是靠抽检人员目测。
对,就是用眼睛看。
看你田里一共打了几次药,最近有没有打药。
负责任的会通过田间丢弃的农药瓶和袋子做个判断,不负责的真就看一眼。
别的不说,抽检人员视力肯定很好。
所以对菜农来说,如果自己的菜没引发中毒,其实没多大影响。
陈家志后世都习惯了,每隔一段时间镇里村里都有人来抽检,那才专业。
村里就有气相色谱仪,抽检的蔬菜,也会按市场价购买,村里的植保员对他还客客气气的,比现在的省级单位都专业。
“哎,麻烦啊。”
易定干叹气:“这下还可能影响到生意,本来菜价就不便宜,又出这种事,老百姓买菜就更疑虑了,不仅老百姓,连酒楼餐馆也可能受到影响。”
陈家志笑了笑:“嘿嘿,你菜叶子上不是有虫洞吗,给客户看,说你就是农药打少了,才没防住虫,别人说不定会买。”
“咦~你别说,真别说,菜叶子上有虫洞,就说明农药打得少,这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啊!”
易定干眼前一亮。
“兄弟,还是你脑子转得快!”
陈家志摆手道:“可不一定有用哈,反正我是用不上这话术。”
易定干说:“是哈,你菜那么好,那么嫩,别人会不会说是你农药打得多?”
陈家志看了眼也有疑虑的李秀,笑道:“不会,都合作那么久了,要有问题早就出事了,没人是傻子。”
易定干点头:“嗨,也是,你现在名气打出来了。”
陈家志笑道:“所以说,易哥,你也得走专业路线,各方面都正规点,什么毒上加毒就别来了,也容易出问题。”
“唉,再说吧。”
其实这也代表了当下全国九成以上农民的心态。
农药快速发展,用量激增,但技术又滞后,高毒农药占据主导~
其中珠三角又是重灾区之一。
很多土壤都被污染了,多年后才修复过来。
虽然也有替代的中低毒农药,但效果没那么立竿见影,还很贵,导致农民不愿意用。
陈家志也没多劝。
吃了饭,二姐和李秀收拾碗筷,陈家志和易定干则在屋里吹风扇,听收音机。
易定干又播放起了邓丽君的磁带。
陈家志说道:“易哥,干脆你也买一个,现在也不差这点钱了,刚好易龙也要来,你这个当爹的得先支棱起来。”
易定干一听,就颇为赞同的点头:“收音机倒是可以买,现在你有三轮车,也不愁以后搬家。”
陈家志笑道:“等明年搬家时,这三轮车就是你的了。”
东乡菜场明年面临拆迁,有三轮车会方便很多。
“易哥,易龙过来要下地帮你们干活吗?”
“小了点,先让他玩着吧。”
易龙今年十三岁,在老家小学都没毕业,就自己辍学了。
前世来了花城后,也被惯着,什么活也不干,到最后养成了懒散的性子。
陈家志沉吟道:“13岁也不小了,一直玩下去可能得把人玩废,还是要给他找点事做。”
易定干:“他这个年纪能做什么,地里的活也不忍心让他去做。”
“也就你们不忍心。”
“现在还不需要他挣钱。”
“是,你挣钱多,养他几年没问题,但以后呢,玩几年时间,你再想让他认真做事,就很难纠正过来了。”
“你不就是例子吗?”
“我?”
“嗯啊,他以后是也被爹妈惯着,懒散惯了,结果才出来几个月就变了,他怎么就能如果李秀是行呢。”
易定于一时语噎,风扇吹得呼呼作响,两只狗崽子吃饱喝足也趴在泥土地下睡觉。
我还真是坏说李秀是行。
易哥和七姐极为看重我那个小儿子,对大儿子易虎就忽视很少。
后世李秀跟着我们,玩得坏吃得坏。
老七易虎则在老家读完了初中,人瘦得和电线杆似的。
但易虎反而比李秀混得要坏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