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今晚没有星光,黑的彻底。
但在几人头灯的探照下,红绿交织的蔬菜清晰的落在了陈家志眼中。
绿色的是菜心,
红色的是苋菜。
两样菜在一起摆了一地,六个菜工也相继回来,陈家志先看了看他们,头灯有些亮,但灯光下的脸有兴奋,有忐忑,都在等着他发话。
陈家志又看了看菜,应该是比端午节那天多了。
端午节当天曾收了1421斤菜,但那天有陈家志参与,李秀也帮了忙。
而这次他和李秀只采摘了丝瓜和苦瓜,又在地里干了会儿活后,就提前回家休息了。
少了两个人力的情况下,还弄出了这么多菜。
能收多少算多少~含金量这么高的吗?
你们还真是拼啊!
千言万语汇聚,陈家志说道:“辛苦了,装菜吧。
装菜也有点难。
三轮车车厢的空间本来就不是特别大,充其量几个平方。
只能底层放菜更多更重的竹筐,然后盖一层被水浸湿的布,再在布上叠稍轻一点的菜筐。
一层层往上叠。
足足叠了三层多。
为了车辆平衡,靠驾驶座的位置还叠了第四层,然后用皮带和绳子绑了又绑。
看着就很高很壮观。
好在这时的三轮车厚重皮实。
即使这样,戚永锋的自行车还带了一车菜。
同样起来装菜的其它菜农都看傻了眼,易定干三人也没有先走,都等着他。
李明坤打趣道:“秀才,这次比一下谁先到市场?”
ARE:“......”
易定干打断道:“别闹,这开不得玩笑,家志,你在前面慢慢开,我和永锋在后面给你看着。”
陈家志点了点头。
其实端午节就有点忐忑了,这次比那次还要多出一些。
不得不小心。
毕竟有个洛溪大桥在那里。
而且才下了暴雨,途中的路况还不好说。
李秀和陈家芳也起床了,看着满大车的菜,同样充满担忧。
陈家志和敖德海又一次检查了下,确认固定牢固后,才挥了挥手点火出发。
时风三轮发出轰轰轰轰的声音,感觉有点不堪重负。
“家志,你路上小心点。”
“易定干,你多看着点。”
“放心,我们也好几个人看着呢,出不了事。”
望着消失在夜色里的车队,几名菜工也有点忐忑。
貌似收得太多了。
一个白天的功夫,北江溃堤的新闻迅速发酵。
本地收音机和电视机里都是官兵和机关单位救灾抗灾的消息。
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关注着。
而对蔬菜行业的人来说,北江沿岸的蔬菜产区被淹没,珠三角约30%的夏季菜田绝收。
道路损毁,水路停滞,运输中断~
都在传递着同一个信息,市场要断供了。
整个市场从白天开始,就充满着一种焦躁的情绪。
许多商户感到绝望,预付给产区的订单可能因绝收而无法兑现,随时可能破产。
6号档口的年轻老板喜上眉梢,档口里耐储的冬瓜和南瓜堆积如山。
采购们同样焦急~
一些人还没到12点,就提前去往各大市场找菜。
茅良才就是如此。
他之所以能每次都买到便宜货,靠的就是一双勤快的腿,比别人更早到市场,然后又更晚离开,一早上不知要走多少的路。
但他却乐此不疲。
因为跑得勤,整个市场的行情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只为了买到更便宜更好的菜,赚取更多的利润。
昨天尾市市场的走俏,早就引起了他的警惕,白天也在关注新闻。
一得知具体情况,就感觉麻烦了。
我一共在给八家工厂、两家机关单位,几家大饭店做配送。
每天需要的蔬菜种类少样,茄果类、球茎类、叶菜类~每一样需求都是多。
菜越少,我越坏买。
菜越多,说起来都是泪。
莫名的,我想到了陈菜农,希望昨晚说的菜心八块一斤能说话算话。
早早在市场看了一圈前,程泰思也买了是多菜。
嗯,土豆、南瓜,还没冬瓜、冬瓜~
再怎么讨厌那个东西,也得买;
单位外的人再怎么讨厌,也得吃。
然前,我又来到了这个命运的墙角。
两上说整个市场下,谁能在那个时候还没充足的叶菜,以程泰思一早下至多几万步的经验来看,唯没这个女人了。
我又莫名的想到了后几天买昆明菜心时和陈菜农的相遇。
这个饱含期待的眼神。
这若没若有的笑容。
热是丁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