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六月复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夏天的蝉鸣一天比一天聒噪,菜田边上疯长的树枝,也总挡不住烈阳。
    一早上,戚永锋、敖德海、敖德良三人都心绪澎湃,手里的劲儿,仿佛用不完。
    “陈老板给你们说什么呢,你到现在都还这么激动?”
    “就~就很重要的东西。”
    面对黄娟的疑问,戚永锋回答不上来那种感觉,但他知道陈家志没有藏私。
    黄娟凝眉看着,夏天来了,杂草也仿佛总清理不完。
    但戚永锋是不是用力过猛了?
    一株杂草牢牢扎根在地里,明明可以用镰刀割,但非得用手生生扯出来,一扯一个大坑,说了他好几次也不听。
    “到底说了什么,涨工资?”
    “不是。”
    “那是什么?”
    “比工资重要。”
    “你倒是说啊?”
    “可能算~经验吧。”
    连拔了几个大坑出来,戚永锋也累了,流了汗,但也舒畅了,一点一点的和黄娟说起了茬口期安排。他本来记性不算好,但这次却颇为熟练的说清了‘打谷子’行情。
    “就这么个东西?”
    “头发长,见识短,这可是赚钱的东西,没人教,得摸索多久去了。”
    “还是工资实在。”
    “工资少不了的,说起来,这一个月还真是快啊。”
    明明上个月还是自力更生的小菜农,转眼就变成了菜工,角色的转变让他没有任何不适。
    反倒有种松弛感。
    自己给自己安排工作时,总是东一镰刀,西一榔头,明明天天在地里,却总是感觉活做不完,这也没做好,那也没做好,整个人都懵懵懂懂的,累得要死要活,结果就是不出菜。
    而这一个月,仿佛没那么累了,但地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上一个活结束,马上就是下一个,该缓时缓,该赶一下时有人会提醒你,哪里有问题了,也马上就能得到指点。
    一个月的时间,他感觉比自己种菜一年的收获还多。
    而这些,都源自于一个人。
    不止是他,各自在地里忙活的敖德海和敖德良也颇为触动。
    农民在地里刨食,都是凭着祖辈传下来的经验。
    但社会日新月异,山里山外,宛如有一道天堑。
    从贵省的大山里走出来,到了大城市,却又仿佛格格不入,天南海北的人,南腔北调的口音,食不甘味的饭菜,唯有对土地有安全感。
    于是他们进了菜场。
    熟悉的土地让他们很快没了彷徨,慢慢适应了山外的生活,成了勤恳的小菜工。
    但历经了数个老板,都只在乎他们干了多少活。
    他们虽然懂了如何种粤菜,但又好像没懂,只会一板一眼的干活。
    直到如今,才有人教他们为何要这样做。
    这个人还说着差不多的口音,吃着差不多的饭菜~
    告诉他们需要学更多东西,如何成为一个管理者,而不只是一个小菜工。
    ...
    陈家志从来不怕别人学走他种菜的本事,他需要帮手,所以需要培养人才。
    而且也只是一些小经验~
    他还有很多底牌。
    重来一次,他对很多细节有了新的体会,也有了新的追求方向。
    在两只狗仔期待的眼神中,陈家志一把掀开了密闭着的薄膜,蒸腾的雾气混杂着淡淡药水的味道猛然窜了出来。
    “汪汪~”
    “哈哈,让你凑那么近。”
    两只狗吓得乱窜,犬吠声中带着惊慌失措,随即又用幽怨的眼神看着大笑的陈家志。
    这是用来给大骨青育种提纯复壮的地。
    闷棚时间不长,仅三天。
    但这三天都是暴晒,闷棚前也施了肥,用了药,灌透了水~
    足够了,覆膜闷棚,没那么讲究。
    揭开膜后,陈家志用锄头开始了挖地,一锄又一锄,挖得很深,让土壤透透气。
    3号地大约0.5亩,全部都会拿来播种大骨青,两斤种子采用点播足足有余。
    一上午,他就干了这话,还没干完,有点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早知道就把敖德海两口子也叫来。
    那两口子也在挖地,我八月份收菜最少,自然空地也最少,移栽了一部分,但仍然每天要吭哧吭哧的挥锄头。
    等下午收工时,回去的路下刚坏又碰到了两人,八人都齐刷刷湿透了衣服。
    “太冷了。”
    “嗯,和洗了个澡似的。”
    “看来得早点买台微耕机,贵虽然贵,但人有没这么遭罪。”
    “你会认真学的。”
    微耕机等机具对陈家志来说一直挺熟悉,如今却没了掌控的想法。
    到家前,门口的大凳子下已放坏了背心和短裤,桶外还没多许冷水。
    戚永锋放上锄头就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