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报童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今天不回家/徘徊的人/彷徨的心/迷失在十字街头的你……今天不回家/为什么你不回家/朦胧的月……”
    姜熠(yì)拍了拍老旧的收音机,摇了几下天线,想让声音更加清晰一些。
    “滋滋作响的收音机,吱嘎吱嘎的地板,滴答滴答的水龙头,逼仄的房间,吵闹的走廊……”
    姜熠(yì)看着老掉牙的收音机,心里感叹怎么扯淡的事都被自己遇上了。
    谁能从30来岁,突然重返18岁?
    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油腻的脸颊消失了,稀疏的头发迎来第二春,发黄带血丝的眼睛,变得清澈而有光亮。
    长时间胡吃海塞的胖肚皮消失了,腹肌的纹理清晰可见,再次来到了人生巅峰状态。
    更扯淡的事情是他穿越到了1971年!
    这年有什么?
    姜熠扪心自问,他只知道一些影视剧和歌曲,其他的事情根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
    最最扯淡的事情是,当时他刚穿越,出现在一个海滩上。
    因衣不遮体,被差佬询问,这才知道自己来到了香江,没有身份证明,没有亲属投靠,姜熠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就在这时,有一个老头跟差佬说:“他是我儿子……您别不信……你是不是姓姜?小名是不是叫石头?阿sir!都对上了!你看我父子二人的长相,绝对是我在那边的遗腹子,得到书信来投靠我!”
    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姜熠成了姜老头的儿子,这不知道怎么的就巧了,都姓姜。
    这老头说姜熠年轻的时候和他很像,说不得祖上就是一支的。
    在姜老头的帮助下,姜熠办理了身份证明,顺利地成了他便宜的儿子,还继承了他的遗产,一间只有45㎡的房子,按照香江的尺码,差不多500呎。
    没错!姜老头上个月去世了,姜熠给他办理后事的时候,才知道他已经89了。
    “1971年的香江……呵呵……”姜熠自嘲地说着,不知自己前路在何方,没有“文凭”的他在这里只能从事最底层的工作。
    看着手里仅剩下的200块港币,十分忧虑。
    200块能干什么?
    “额……能看25次电影,吃57次咖喱牛腩饭,买400支维他奶,买666份报纸……购买力好坚挺啊!”
    姜熠把此时200港币下意识当作前世200块钱了,实际上1971年香江普通工人一个月的薪资才700块左右。
    “但也不能坐吃山空!”
    老话说得好,人有远虑更有近忧啊!
    姜熠开始思考要找什么工作,人这辈子第一份正式工作很重要,它几乎会影响人的一生。
    经商?
    自己不是这块料,前世干过烧烤,花5000块买了一辆三轮车、烧烤架子,以及烧烤的食材,到夜市去卖肉串。
    出于良心,选的肉都是新杀的猪牛羊。
    第一天辛辛苦苦吆喝一晚上,只卖了26块钱。
    第二天又进了一些生蚝等小海鲜卖,最后卖了39块。
    ……
    第六天,有进步,卖了1900块!
    他把车子和烧烤设备全卖了!
    也就是说5000块的成本,最后赔了3100块。
    那还做什么呢?
    前世自己似乎除了练武以外,唯一喜欢的就是看电影,可200块钱能拍电影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记得刷短视频时,看到过拍摄正经电影,哪怕是70年代的香江也要十来万块港币,只因胶卷是非常昂贵的。
    一想到拍电影,姜熠记起来今年似乎是李晓龙在香江电影行业里崛起的时候。
    那我毛遂自荐?
    姜熠想了各种可能,最后还是否定了。
    李晓龙回港能够有人捧,除了他在武学上有很大的知名度外,还因为他父亲更是著名的粤剧丑生。
    所以李晓龙从小就开始演戏,更是在好莱坞拍了一些配角,参演《青蜂侠》后,小红一把。
    想到自己没有一点根基,那么跑到绍氏或者嘉和也不会被重视。最好的情况就是参加绍氏的演员培训班,但那也意味着十年八年的长约。
    至于武术……姜熠自问自己学的更多的是武术表演,没有实打实的真功夫,可能打普通人有些优势,但是面对职业选手,不可能是对手。
    开武馆那就自然而然地被否定了!
    当当当!
    一阵敲门的声音响起。
    “熠仔!走啦!该去送报纸了!”
    外面喊话的是邻居王茂盛,他的父亲和姜老头关系非常好。连带着对姜熠也不错。
    答应老姜头帮忙照顾一下姜熠,所以邻居王大哥,把自己的一份兼职让给了姜熠。
    这份工作就是送报纸,专门给一些有钱人送报纸。
    送一次兴许能得到若干小费,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