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钱从哪里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薛琴不服气:“可是知青下乡,第一年要拿生活补贴144块钱。20多万知青,那可是掏了两三千万呢。给他们赠送资料,开支还不到十分之一呢。”
    冯主任不耐烦地摆摆手:“那也没这个经费支出。”
    叶菁菁赶紧强调:“又不是让知青办出。下乡知青的困局,应该由西津市革委会统筹解决。”
    如果不是场所不对,冯主任真想热烈鼓掌。这个刺儿头算是说出了他的心声。没错,知青下乡,又不是知青办能决定的事,什么锅都让他们背了。碰上知青闹事不配合,也是让他们知青办顶在前面。好像他们能做主一样。
    但他还是不能松口:“没这个经费,我们比你们都缺钱。”
    叶菁菁叹了口气,左右看看,压低声音说:“其实我们工人夜校,是真的心疼下乡知青。我们知道有很多知青已经下定决心扎根农村一辈子。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也有知青因为生活严重不习惯,或者没办法忍受和家人分离,一心想要回城。”
    “据我所知,有的知青为了回城,不惜吃药伤害自己的身体,好拿到体检证明。但他们风华正茂,本应该是为国家做贡献的年纪。身体坏了,想在新的天地发光发热,都有心无力,反而给社会和家人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她说的这些,冯主任怎么可能不知道。就好像老师站在讲台上,底下学生做任何小动作,老师都看的一清二楚。
    光是他知道的,“制造”疾病的办法就五花八门。
    什么喝墨水制造出胃穿孔的影像,吃口、升压灵量出高血压,喝麻醉剂变成心力衰竭的样子,喝农药制造胃肠痉挛。
    除此之外,什么肝炎、肾炎、心肌炎、血尿,甚至装疯卖傻,装聋子装哑巴的等等等等,就没有他们想不出来的招,变不出来的病。
    作为西津市知青办的一把手,冯主任都佩服这些年轻人的创造力。可这样的创造力,也给知青办的工作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叶菁菁叹了口气:“其实如果其他路能走,我们都相信,想回城的知青们,也不会这样摧残自己的身体。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本来只是想装病而已,结果真的搞垮了自己的身体。”
    “参加高考,考上大学或者中专,获得干部身份,毕业以后由国家分配工作。这样的光明大道,如果他们能走,他们怎么会不愿意走呢?”
    冯主任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叶菁菁的话题提醒了他一件事,那就是如果知青能够通过上大学回城,那么他们的工作,就不由知青办来负责了。
    天地良心,为了安置这些回城知青,他们知青办上上下下,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但工作岗位确实少,他们也变不出来呀。
    现在好了,只要知青自己考上大学,他们就算是把包袱给甩出去了。
    叶菁菁还在直抒胸臆:“况且大家一起坐在考场公平竞争,即便考不上,也是自己技不如人,想必下乡知青们都通情达理,不会再怨天尤人,把责任推给其他人。”
    这话真是说到冯主任的心坎里了。
    他想到的是,以后再有知青磨他们知青办,他们就有现成的话可以堵回去。
    “想要回城啊?那你好好考大学不就结了嘛。”
    “大家一张试卷,你考不过人家,总不能怪别人吧。”
    冯主任到底是长期做知青工作的人,想的问题挺深。
    考大学这种事,能考上的都是幸运儿。
    但这条路实在太诱人,一次考不上就放弃的,是少数派。绝大部分人,起码要努力个两三年。
    以他的经验,埋头扎在书堆里一心搞学习的人,其实事是最少的。
    冯主任还在皱眉毛,想要压价:“两百多万哦,太贵了,你们应该把价格压一压的。学习资料哪能卖得这么贵呢?看人家,卖一本也就五毛六毛七毛。”
    “这已经是我们压缩过的成本。”
    说到钱的事儿,薛琴是半分不肯退让,“说白了,两百多万看着多,但想想看,如果是病退回城的,成年累月看病吃药,又要花多少钱?”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但经费开支这种事情吧,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除非是上面大领导发话,否则根本不能随意挪用。
    哪怕旱的旱死,涝的涝死,那也得受着,否则会彻底乱套的。因为口子一旦开了,人人都会找借口,随意挪用经费。
    叶菁菁看到冯主任眉头紧锁,于是再次提出先前的建议:“不如这钱就让知青自己掏吧。”
    大家都穷,那就别打肿脸充胖子了。
    冯主任却摇头:“算了,下乡知青有几个手头宽裕的。还是我们知青办召集他们的家长吧,让家长问你们买资料,然后给他们寄过去。”
    叶菁菁和薛琴异口同声:“那可不行。我们卖给下乡知青的书,是我们折本打了折扣的。回头这些家长买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