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是干部身份了,毕业出来工资都不一样。”
谢广白这会儿才恍然大悟,哭笑不得道:“这你怕什么呀。我要是考上了研究生,医院照样给我发工资。我是住院医,一个月五十六块五,够咱俩过日子了。”
他还开玩笑道,“保证每顿桌上都有一个肉菜。”
他没说其他,是因为相处这么长时,他早发现了。
自己的女朋友在穿着打扮这方面根本不在意,她甚至没有买书的癖好。
唯一能够让她花钱的,也就是吃饭了。
哪怕顿顿见肉,一顿五毛钱的标准,他们又不是吃不起。
那还有什么好操心的呢。
叶菁菁得承认,这话她爱听。
什么是伴侣,伴侣就是那个能够跟你风雨同舟的人啊。
他不会在你低谷的时候打击你,而是一直在旁边支持你。告诉你,没关系,什么时候我都在呢。
她的确不需要靠人养。
哪怕她一直考不上,一直都是临时工,以她自己的能力,照样可以挣到钱,让自己吃香的喝辣的。
但好听的话谁不爱听呢?
况且谢广白情绪价值还给了足足的。
他撑着女友的肩膀,安慰她:“你放心,你的优秀不需要一个考研来证明。你始终都是优秀的,而且会越来越优秀。”
叶菁菁笑了,抬眼睛看他:“你也很优秀啊。”
谢广白眼睛都笑弯了:“那当然,不然怎么能配得上你了。”
叶菁菁抬脚:“行了,我走了。你赶紧睡觉吧。”
下大夜班,谢广白更倾向于在值班室补觉。不然这个时候骑车回去,容易一头栽下去。
他点头:“你等一下,我给你拿个东西,药茶。”
他从柜子里头拿出了一个茶叶罐子递给叶菁菁,“昨晚我配的,养肝用的,春天喝好。”
叶菁菁接过了,往包里一塞,开门往外走。
谢广白跟着送她,突然间生出疑惑:“学校有地方多招人吗?西津大学算好的了,我看有的学校连教室都已经不够用了,更别说宿舍。”
叶菁菁一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我回去问问看吧。”
结果她一问一个不吱声。
因为校办主任告诉她,学校确实没地方塞扩招生。
不仅西津大学没有,其他学校也没有。
所以这一批扩招的大学生,全部都是走读生。
叶菁菁脱口而出:“所以说,这一次扩招,是专门针对大城市的城里学生?”
校办主任都愣住了:“当然不是,是针对所有学生,高分落榜生。”
“那让他们怎么上学呢?”叶菁菁简直无语了。
“1958年户籍制度确定开始,城乡两元化就形成了。农村人在城里,基本上没有关系亲密到足以寄居的亲朋好友。”
“农村小孩被扩招进大学了,他们住哪儿?怎么走读呢?”
“这么一来,只有大学所在的市区的学生,才能真正扩招上大学。不然外市的学生,要怎么找地方寄宿呢?”
叶菁菁说着说着,实在忍无可忍:“这也未免太儿戏了。”
校办主任不得不提醒她:“不提供宿舍,国外很多大学都这么做的。住宿,由学生自己安排。”
叶菁菁毫不客气:“国外能这么做,是因为人家有完善的租房市场,还有寄宿家庭。这些,我们都没有。”
还房屋出租给农村和外地大学生呢。且不说大学生有没有钱租,本市居民自己房子都不够住。
那些没有获得单位分房的职工,甚至还得去郊区租农民房,每天骑车来回几个小时上下班。
至于寄宿在本市居民家中??
不好意思,除了高级干部住房宽裕之外,绝大部分家庭都恨不得人叠起来住了。
再说寄宿的话,谁能保证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人生安全呢?
校办主任摊手:“那你说怎么办?要么一个不招,要么只能就近招生。”
叶菁菁皱眉毛:“这有违高考招生公平原则,教育资源集聚在大城市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哪怕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改善程度依然有限。现在再来这么一出的话,就是在践踏教育公平原则。”
“那你说怎么办?”校办主任依然摊手,“走读制度,已经是现在能够想到的,唯一可以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多招收大学生的办法。”
叶菁菁可不接受这种推诿:“学校应该想更多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校办主任是真无奈了:“你倒说说看,现在能有什么办法?”
“先把研究生宿舍和今年秋天新生的宿舍空出来。”叶菁菁毫不犹豫,“好歹保障扩招生不能因为没地方住,就放弃上大学。”
校办主任的眼睛珠子都要瞪出来了:“那研究生和七八届的大学生都不管了?我们还等着今年的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好腾宿舍呢!”
他又提醒叶菁菁,“你现在住的也研究生宿舍。”
“我没关系。”叶菁菁从善如流,“我在办公室将就都行。
校办主任是真的震惊了:“小叶啊,你当真高风亮节啊。”
她都已经拒绝扩招进大学了,说个不好听的,这些扩招来的大学生哪怕睡大街,都跟她没关系呀。
她居然能够为了他们,牺牲自己的利益。
叶菁菁莫名其妙:“这算哪门子高风亮节呀,我就是抬抬手的事情,说不定就能改变四个农村或者是外地小孩的命运。”
如果她明明知道会有人因此而失学,却置之不理的话,那就违背了她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
她知道社会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公平,但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就努力消灭这种不公平。
因为你以为你是旁观者,无需伸手的时候,不公平的阴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盖在你头上了。
在坦然接受不公平的世界里,每个人都会是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