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但是在拜访出版社之前,叶菁菁还得先去参加外语考试。
大概是因为学英语需要语言环境,而革命时代流行“不懂abc,照样干革命。”
反正尽管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外语学院的教授再三再四强调,国家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鼓励大家积极报考外语专业。
但实际上,真正报名的人还是少得可怜。
九中那么多考场,12月25号当天,只有一间教室开了,考生还是单人独座。
叶菁菁一看,立刻安慰方萍:“你看,人很少,就代表竞争的人少,谁来考了谁就占便宜。”
方萍深吸一口气,点点头,可是她走向座位的时候分明顺拐了。
呃,这也没办法的事情。
高考毕竟是决定人生命运的大事,如果你只是考考玩玩,那还无所谓。
可你为它付出了心血,你就没办法不把它当回事。
包括叶菁菁本人,也是到坐下来以后,等待发卷子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这间教室破损的窗户,已经用木板挡住了漏洞,甚至连门上的破洞都钉了木板。
叶菁菁瞬间酸了。
这也太区别对待了。
合着他们之前白吹了两天冷风啊。
进来监考老师也特别和气,还指着墙上的挂钟,提醒大家:“两个小时的答卷时间,大家不要慌,慢慢写,写清楚了。”
待到预备铃声响起,老师发下试卷,叶菁菁看了下题目,感觉差不多是小学到初中的水平,题目都挺简单的,单词的变化形式,以及简单的英语问答。
嗯,这个问答更加像是个人简介。问你是什么身份,什么家庭出身,有没有下过乡,学过几年英语之类的。
没有听力,笔试就是纯笔试。
除此之外,还有附加题,附加题是写作文。
叶菁菁在心里头构思了一下,等到监考老师宣布开始答题了,她直接从附加题的作文写了起来。
监考老师注意到了,还特地到她旁边看了一眼。
这一眼,原本皱着眉毛的老师,眉头立刻舒展下来。
因为叶菁菁写单词的方式,一眼就能让人看出来,她的英语非常流利。
附加题作文,她写了整整两张纸,搞得监考老师都有点慌了,怕她顾此失彼,来不及写前面的题目。
于是老师还特地在讲台上提醒了一下:“大家注意分配答题时间,不要在一个题目上花费过长。”
好在叶菁菁写完三张纸以后,总算完成了她的附加题作文。
然后她才从头开始刷刷刷写题目,写得飞快。
全部正卷,只花了她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
不是她狂妄,而是题目确实简单,题量也少。
按照她上小学时的标准,正卷最多只能算半张随堂测验的试卷。
监考老师又忍不住跑到她旁边去看,一边看一边点头,最后目光再落到叶菁菁身上时,简直亮得吓人。
搞得叶菁菁都心虚了,外语只是她的备选项目,她的首选是计算机。
没辙,好歹计算机还跟人工智能沾着点边。
按照她的本心,她是想直接交卷走人的。
可是方萍还在奋笔疾书,她怕自己提前走了,会让人家有心理压力。
于是她就老老实实坐着,眼睛看着前面,想着后面她要做的事。
待到考试结束铃声响起来,她交完试卷就赶紧走人。
方萍在她后面追着:“哎,那个单词到底怎么拼啊?”
“别问了。”叶菁菁相当冷酷,“考都考完了,还有啥好问的。赶紧回去吧,我还有事。”
方萍本来想多说两句的,但是她看见琴已经在考场外面等着了,她立刻识相地闭了嘴:“那好,我先回去了。我晚上还有夜班。”
叶菁菁挥挥手:“那你赶紧睡觉,什么都不要想了。晚上回去我给你带好吃的。”
西津有家大型出版社,叫工人出版社,是之前几个出版社合并而成的。
它家旁边有一家四季饮食店,据谢广白说,梅花糕做的一绝。
今天路上的雪已经被铲走了,叶菁菁坐公交车过来考试的。
所以去工人出版社,换成薛琴骑车带她。
两人骑车行在路上,感觉雪一化,天地都换了新装。
街上真是好热闹啊,有人卖吃的,也有人卖自家做的鞋。
现在去商店买鞋子,是要票的。
但农民做的棉鞋,用的是自家织的粗布,直接给钱就行。
吸引了不少上了年纪的人,也不在意棉鞋模样粗笨,都围过去挑选。
薛琴惊讶:“他们还在城里啊,我还以为高考完了就走了呢。”
叶菁菁摇头:“马上就快腊月了,离着过年近,大家要买的东西多了去。说不定要等到过完年呢。”
薛琴哈哈笑起来,心情怪好的:“那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