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船家笑着点头:“确实是。”
安琪有些不明所以地看看薛槐,又看看攸宁。
薛槐轻笑问:“安琪,你想吃点心吗?”
安琪注意力立刻被转移,双眼亮晶晶地点点头:“想吃。”
薛槐拿过被攸宁拎着的那只棕色帆布包,从里面掏出一盒稻香村的糕点,又拿出一只铁饭盒打开,里面赫然是洗净削好的水果。
难怪挺沉,攸宁心下不由得安安惊讶。
不过这人倒是一贯的细心周全,她只为安琪带了水壶,对方却点心水果都准备齐全。
安琪看到这些,顿时双眼一亮。
她是养尊处优的孩子,并不缺少吃食,但能在游船上吃到,心情又不一样。
“谢谢叔叔!”小家伙笑眯眯道。
那正在划船的船夫,听到这声称呼,有些奇怪地朝三人看了看。
明明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怎么叫叔叔?
莫不是有什么避讳或讲究?
他也没多问,只继续划船。
被抱了一路,安琪对薛槐不仅没了半点生分,甚至已经亲热到直接坐在对方身上,任由对方喂自己吃点心。
攸宁默默看着模样相似的一大一小,心中五味杂陈。
安琪显然是本能地亲近这个亲生父亲。
或许自己确实不该剥夺他们的父女缘分。
喂安琪吃了一块杏仁酥,薛槐便任由小家伙自己吃了,只将盒子递到攸宁跟前:“你看你想吃什么?”
攸宁微微一愣,目光落在盒子中,见里面五花八门六七样,随手拿了一块枣花酥:“谢谢。”
她在金陵生活十几年,喜食甜味。
枣花酥入口,香甜馥郁,又有清风拂面而来,心情莫名就变得开阔几分。
这些日子以来的忐忑纠结,不知不觉褪去大半。
她本就是豁达之人,也深信薛槐绝不会让自己为难,一切顺其自然便好。
薛槐见她闭上眼睛微微靠在船舷,看起来比先前放松不少,不由自主弯了弯嘴角。
“你打算留在北京城?”
薛槐话家常似的冷不丁开口,让攸宁睁开眼睛。
“嗯,暂时是这个打算,研究室的半导体项目刚开展,燕京大学也在全力支持。”
薛槐淡声道:“倒也算是殊途同归。”
攸宁知道他说的是当年两人来北京的计划被搁浅,如今时隔快六年,到底还是都来了这座城市。
她笑了笑:“算是吧。”
薛槐又问:“还习惯吗?”
攸宁点头:“嗯,毕竟儿时待过,没什么不习惯的,不过气候到底不如金陵。”她想了想问他,“你来北京之前一直在重庆生活?”
薛槐看了看她点头:“嗯。”
“听说重庆有很多山,景色很美。”
“是啊。”
安琪歪头一脸好奇:“叔叔是重庆的吗?妈咪,我们什么时候去重庆玩?”
攸宁一愣。
薛槐道:“等叔叔什么时候回重庆,带安琪一起去。”
说罢,抬眼轻飘飘看了眼对面的攸宁,对方脸上偶然露出一丝紧张。
他不动声色勾了下嘴角,又补充一句:“当然,得等妈咪有空陪安琪一起。”
攸宁闻言又不免为自己小人之心而自惭形秽,于是欲盖弥彰般假装歪头去看湖光山色,话锋一转道:“以前只进来游玩过,原来坐船看这颐和园的风景,比在岸边还要好。”
薛槐道:“嗯,我也是第一次坐船。”
攸宁想起安琪差点被拐走的那回,随口道:“你上次与那位小姐来,没坐船吗?”
说完,又觉得好像问得不合时宜,但话已经说出口,再找补似乎也没意义。
薛槐看了看她:“嗯,只是走走。”
攸宁又道:“听说那位是司法总长的千金。”
薛槐点头:“嗯。”
攸宁抿抿唇,转头看向他问道:“上次安表哥事,是你帮的忙对吗?”
薛槐不置可否,只道:“他写的文章是为国为民,本就不该因言获罪。”
攸宁:“谢谢你。”
薛槐望着她默了片刻,才道:“你何时变得这般客气?”
攸宁愣了下,只笑了笑没说话。
薛槐却是在问完后,若有所思般微微蹙起了眉头,一个张扬任性的女孩,变成如今这样稳重从容的模样,除了长大懂事,或许还因为有了艰辛挫折的经历。
也对,当年她才十九岁,独自生下女儿,离开霍家庇护,远渡重洋求学生活。
他也是留过洋的人,男子在西方都已经很艰难,何况是女子,身边又只有沈玉安一个文弱书生,想来生活并没有她说的那般云淡风轻。
也幸而她是勇敢坚韧的霍六小姐。
而他对面的攸宁却是想起了另一件事,当年在金陵,薛槐与一位商家小姐在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