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社会就是个大学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过现在的让卫东,跟四个月前有区别了。
    那会儿他连卷筒纸机器都能跟卫生巾搞混淆,可现在用过印泥的半机械式设备,更全面深入了解过东瀛的全自动化设备。
    让卫东已经算大半个行家。
    在平京的高级酒店,他果然也看到了卷筒纸,但据说从牙膏牙刷洗发水儿到浴巾毛巾卫生纸,甚至还有桌上的抽纸,全部都是从HK进口而来。
    按照酒店管理方的说法,他们在国内就没找到过平替产品。
    质量要求根本达不到外方标准。
    这里也一样。
    连沈翠月都会看了,踮脚在让卫东耳边轻声:“还没我们那机器复杂。”
    没错,让卫东好歹见过印泥那套卫生巾机器,体型很大,一人多高的大卷料从一边进去,卷成一两米长的棍子,再咔咔切割流水线出来。
    包装纸,最外面的塑料膜都一气呵成。
    没东瀛那套那么复杂高科技,但也算是全自动生产线。
    这里特么的就是一大卷卫生纸手搓!
    几个女工排着把一大张一两米长的草纸手搓成碗口粗的棍子,然后有台造纸厂的钢刀切割机,推进去跟切甘蔗似的,一个个卷筒纸就从那边掉筐里。
    有人搬到旁边大桌子上收工包上层商标纸,齐活儿。
    这特么思路跟让卫东那个一模一样,有机器用机器,没机器上人力。
    可卫生巾厂好歹核心还是机器,飞出来的都是成品了,人工就是卷起来打包而已。
    这效率可想而知。
    这尼玛也能称北乔峰?
    沈老三很是鄙夷。
    让卫东却比她踏实:“既然能成,必然有自己的优点,我们来就是学习取长补短。”
    人很多,大家跟追悼会似的排队从车间走过,能看见被称为厂长的改开旗帜在成堆的卫生纸边跟工人交流,周围有很多记者捧着相机在咔嚓。
    沈老三又忍不住拿自家人比较:“你就不会被这种场面围住,打一开始就不断推掉好多官家、报馆的?嗦。”
    让卫东看得很仔细:“嗯,没官方支持做不成,但如果把精力全都陷入到这里面,就没法做事了。”
    因为用后世的眼光看,那位厂长就是在作秀,估计都没跟工人说什么,只是摆个样子咔咔咔,然后换个地方换个造型又咔咔咔。
    展现出改革家在指导工作就行了。
    周围这些参观者都看得啧啧称赞满眼羡慕,因为看起来这家厂就是红红火火的充满了生机。
    两三个车间都在忙碌生产工作,而最后的大库房更是繁忙装车,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跟其他死气沉沉、按部就班的国营厂区别很大。
    那么他的改革魔力在哪里呢。
    好在排队到食堂吃饭,就听说晚上有厂长演讲。
    毛儿又吐槽这吃的什么呀,现在不用让卫东抬腿,沈老三已经抢先踹了。
    让卫东吃得倒是蛮舒坦:“上半年我们开车全国跑的时候,能吃上这种就不错了,以后挑剔吃的就别跟我跑江湖。”
    毛儿委屈的撇嘴小声:“我要练功,吃得要好点才行。”
    结果三姐跟弟弟都揭发:“你就是好吃!”
    让卫东哈哈乐,这比跟狗蛋他们出差还是要好玩些。
    饭后在厂区走走,沈翠月想起来自己的厂已经装不下了,每天三班倒半夜都是几百人在上班,还要扩大生产怎么办?
    看看人家这厂,刚才说一共就八百多人,这么大面积真舒坦。
    让卫东起了心思:“你没注意这是国营厂?他只是承包,和我们那是自己的厂,租用国营厂房是两码事,但这次回去我们要想办法把这个局面给市里看,朝着全国卖多少,厂房又多么拥挤,等他们主动开口,尽可能把条件压
    下来,看能不能搞块地给我们自己建厂,那地产就是我们自己的......好像现在还不行,不允许私人买地块。”
    这方面沈翠月简直就跟他臭味相投:“必须要有自家的基业啊,你别管了,我来跟他们磨,工业局、商业局那几个大姐很熟了,对,叫你老婆跟我一起去,我发现她装柔弱是把好手。
    让卫东又有点乐,连连点头。
    沈翠月看出来:“想家了?想婆娘了吧,也是,出来大半个月了。”
    玛德,她就很擅长把这种撩汉的话说得像是技术口吻,言下之意就是憋着干嘛呢。
    让卫东呸她。
    踱着去厂里礼堂,估计是等到厂长把记者、官员招待着吃过宴席才来开始做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的演讲。
    哎哟,让卫东看出来了,这货肯定也是销售出身,极其能侃。
    谈笑风生,话语幽默而又风趣,思维也非常灵活奔放。
    看得出来我很擅长那种演讲、座谈场合,从自己觉得僵化的小锅饭是适应发展,打破那种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