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银星点夜,天花入河。
今年贡川的元宵灯会,真是煞是热闹。
天色方一放暮,贡河之上,早早便燃起了点点花灯。贡桥上更是人群往来穿梭,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这是卫嫱跟着兄长游历山川的第四年。
这四年里,她与阿兄,带着小翎历经了很多地方。有黄沙漫漫的大漠,有千山万岭的西川,有烟雨如画的江南......最终,她还是选择带着小翎,与兄长一起定居在贡川。
卫嫱很喜欢贡川。
于她而言,贡川离京城并不算近,其样貌与人情,却又像极了京城。
她带着小翎穿梭在贡川的大街小巷,有时竟有种置身于京都之感。是了,她虽远离京城,却喜欢极了京城的一草一木。繁华的皇都,是父亲与兄长将她养大的地方。
而贡川,则是她与兄长将小阿翎养大的地方。
小翎是个生得很像她的小姑娘。
令卫?庆幸的是,小翎虽是自己与那人的女儿,可她身上的一切,却没有半点继承她的父亲。
淡眉,杏眸,圆乎乎的小脸蛋......无论是她的样貌,还是品性......便是连兄长有时也会恍惚,打趣般地同卫嫱道:
“这分明是小阿嫱,哪里是小阿翎。”
兄长说,小翎与她小时候长得很像。
她们两个人像是打一个模子刻出来那般,便是连要小性子、哭鼻子的时候,也很像小时候的阿嫱。
每每提到这些,阿兄的眼神总会变得无比温柔。二十五岁的男子伸出手,温和地抚摸小翎的发顶,再听着小姑娘甜腻腻笑出声,娇俏地扑进他怀里。
没错,兄长二十五岁了。
他却迟迟未成家。
这可急坏了卫嫱,她变着法子为兄长牵线搭桥,寻遍了贡川适龄姑娘。
学识高的,模样好的,性子温柔的………………无论是哪一种,无论她再怎么努力地牵红线。兄长总是神色淡淡,不为所动。
他面色疏离,温和有礼地一一婉拒。
看着那些女子红着眼离去,卫嫱无奈,只能远远瞧着那一道道背影叹息。
兄长迟迟不成家,已成了她的一个心结。
虽如此,但她的兄长却丝毫不在乎。每每在她垂头叹气之时,阿兄总是温柔地揉揉她的脑袋,宠溺道:“无妨,兄长暂且尚无心仪之人,便先守在嫱儿身边。”
便一直留在?儿身边,护着她与小翎。
这么多年,兄长一直陪在她和小翎身边。
陪着她回家,祭拜父亲。
因是“卫?”已死,为了以防万一,每逢归京祭拜阿爹时,小翎唤阿爹并非“外祖父”,而是“爷爷”。
阿兄对外称,小翎是他的孩子。
万灯成海,夜风在点点灯光中拂面而来,唤回卫嫱的思绪。
她抬起头,看见无数河灯翩飞而来,宛若一只只金色的蝶,荡漾在流淌的贡河间。
今日是元宵佳节。
她带上小翎,与兄长一起看元宵灯会。
每至这一天,贡河上总点满了花灯,如星子一般,将整条河流点缀得宛若星河。
璀璨,明亮。
每一只河灯,寄托着每一个人最虔诚的祝愿。
忽然有亮色再从身边亮起,微弱的灯火,映衬得少女眼睫光影微晃。再抬起头时,卫嫱身前已多了两盏河灯。
兄长执着那两盏花灯,对着她笑。
璀璨的光影掠过小女孩兴奋的眼眸,小阿翎眼里闪过好奇与探究,小手指着那花灯晃荡着。
她奶声奶气地唤着:“爹爹,爹爹。’
卫颂笑眯眯地将其中一盏递给小翎,揉了揉小女孩的发顶后,又将令一盏递给卫嫱。
“嫱儿,今年元宵灯节,你可有什么心愿?“
第一年,她许愿。
??不要被李彻抓住。
第二年,她许愿。
??逃离李彻,忘掉那些如梦魇般的回忆。
而第三年,第四年。
她提笔,于河灯之上,一笔一画。
-希望阿翎平安,希望阿兄平安。
平安,喜乐,无忧。
看着她虔诚的眉眼,点点灯光笼罩着,男子目光微动。
放下笔,卫嫱抬起头。
“阿兄,你呢?”今年又可有什么心愿?
自然是有。
每一年兄长皆在河灯上落墨,可每一年写了什么,兄长总挡着不准她看见。
她只能牵着小阿翎,在一旁瞧着,温柔的灯色映照着,兄长微勾起的唇角。
他的笑容与眸色,同这满河花灯一样温柔。
灯光与星光流淌着,将所有人的祈愿送至远方。
贡桥另一端,有紫衣之人微弯下身,也将一盏点燃的花灯放入贡河之中。
修长的指节掠过冰凉的河水,有一盏明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