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公车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事不过一个小插曲,沈舟没有放在心上。
    而柳红也没有再上过门。
    吕长青不放心,这几日都没有出门,就光跟门房聊天去了。
    一连几日,见这人没有再过来,也是放下心。
    “少爷,东西都收拾得差不多了,您看看还有哪里需要再收拾的?”
    过两日,沈舟便要启程上京赶考。
    今日把需要收拾的东西都收拾出来,等後日一早收进车里,一切就准备完毕了。
    吕长青麻利地把自己收拾好的东西报出来。
    沈舟翻着书,等吕长青说完,才开口。
    “你去大爷那边看看,我这边没什麽遗漏的。”
    这次出门,沈立会跟着过去。
    沈舟本是不想让他这般折腾的,但家里人都说之前他和长青前往省城时,他们在家没少担心。
    要是身边有个人能商量商量,他们在家也能放心。
    沈舟闻言,便也没再说。
    吕长青得令,去了沈立那边传话。
    得知也收拾得差不多后,便又匆匆回了沈舟那。
    “少爷,都好了,大爷说他那边包裹不多,要是这边多的话,到时可以放大爷的车上。”
    “好,到时你看着办。”
    “是。”
    第二天一早,沈舟便带着吕长青去了一趟衙门,领取了朝廷为各位上京赶考的举人们准备的盘缠银,以及一面火牌。
    各地的盘缠银按照考生家里到京的路途长远不同,给的数额也不同。
    沈舟领到了二十两银子。
    把银子收好,便又上了马车,去了临近的驿站一趟。
    凭着火牌,要了一辆公车。
    驿站是为官府服务的,平民百姓根本无权使用。
    沈舟凭着火牌,还能徵用三名役夫同行。
    沈舟选了个役夫,让其赶着马车跟他回去,直接在他那住一晚。
    明日一早出发。
    公车上有个很是显眼的黄色布料做成的旗帜。
    上面写着奉旨会试四个大字。
    有这个旗子,马车可以在沿路的驿站里免费食宿。
    同时还能在驿站里更换马夫和公车。
    这个旗子还是考生们的护身符。
    一路上可以畅通无阻。
    山贼见了都得绕路。
    沈舟之前还听人说,有商队会特意找上这些进京赶考的举人,给些银钱。
    凭着朝廷对举人的这些待遇,商队路上也能免受一些不必要的阻拦。
    走得要顺畅很多。
    安全性也能大大提升。
    不过也是为了安全,不缺钱的举人,一般也不会随商队一起上京。
    毕竟路上难免会遇到为了钱财不要命的贼人。
    沈舟不知他这里有没有商队找上来,确定好了要上京的确切日子前几日,他便不怎麽出门,也不看送上门来的帖子了。
    都是交给他大哥,或䭾长青去处理了。
    而他则是全身心地投㣉到温习当中。
    翌日,天蒙蒙亮,沈家便有了动静。
    伙房处,厅堂处,後院处,灯火通明。
    沈舟起身,收拾好,便往厅堂走去。
    沈大谷和刘氏以及沈立早已经在那等着了。
    刘氏一看到他,便让身後的婢女去伙房说一声,把早饭端过来。
    沈舟一一喊过人,在刘氏身旁坐下。
    昨日刘氏躺得早,但她㣉睡得晚。
    晚饭後,她明明拉着沈舟嘱咐了好久,又跟大儿聊了一会。
    可躺在床上后,总觉得还有好多事没有交代清楚。
    辗转反侧,後半夜才睡着。
    这会,她连忙把昨晚想到的事交代两人。
    得到两人的保证后,她才放下心。
    恰好,早食也被端了上来。
    “阿立,舟子,你们别吃撑,免得到时候难受。”
    虽然刘氏也想让两人多吃些,但赶路吃多了,那就是受罪。
    这些沈舟和沈立都知道。
    毕竟两人比起刘氏而言,都是出过远门的人。
    不过两人什麽也没说,乖乖应下了。
    沈舟吃了七分饱,便放下了筷子。
    沈立也差不多。
    两人吃得慢,是沈大谷和刘氏前後脚放下筷子后,才跟着放下筷子的。
    沈大谷端起茶杯,喝了两口,才道:“你们去到那边,还是要小心行事。”
    在沈大谷的印象中,京城里的人都是达官显贵,轻易不能得罪。
    平民百姓们,恨不能躲着走。
    不然碰到了衣角,都担心会不会招惹到这些人。
    好在他这两个儿子都是沉稳听话之人,不然沈大谷都想跟着过去了。
    沈立放下茶碗,神色慎重,“爹,娘,你们放心,我会看好舟子的。”
    沈舟笑了,“大哥,到了那边,我出门的次数肯定比你少。”
    沈立面不改色,“你总归会出门的。”
    这话倒是真,沈舟无言以对。
    沈大谷看着两兄弟一来一回,呵呵笑道:“舟子要小心,阿立你也要当心。”
    像是想到什麽,他脸上的神色有些不对。
    “爹找人打听,说往年京里每逢会试,总会有些学子出问题,严重些的,还会丢命,舟子你千万要小心。”
    这事沈舟听他师父提过。
    这些人中,有些是因为赶考路上生了病,或䭾体质变差,到京又水土不服,最後没了。
    而更惨的,半路就没了。
    当然,这里面自然也有一些是得罪了人,最後因为某些意外没了的。
    沈舟自是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爹,您别担心这个,京里有人照应呢,不会出什麽事的。”
    说起这个,沈大谷和刘氏倒是想起了沈舟之前说的事。
    人生地不熟,又如此偏远,有人照应,情况自然会好很多。
    沈大谷稍稍放心,“到了京里,别忘了给家里寄个信。”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
    “爹和你娘不怕多晚收到,你可别像之前在省城那边一样,就寄个平安信回来就罢。”
    沈舟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按爹说的来。”
    沈大谷看了眼他,转头又跟沈立说了一遍。
    直到沈立应下,说起码一月里寄一封信回来,这事才算过去。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