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356,我发现你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杜永清本为宜水城一平民。
    家中无甚资产,全靠朝廷日常的福利度日。
    吃,穿,住,行,娱乐,朝廷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人家都会选择享乐一辈子,但是,杜永清的父母很有主见。
    他们觉得,虽然有朝廷在,即使一辈子不工作,安于享受,也能享受一辈子,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自己的思想,追求。
    他们不想当米虫。
    于是他们从小就严令杜永清好好读圣贤之书,未来考中状元,进入朝廷,成为大官,做更多有意义,且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事。
    可惜杜永清资质平平,读书根本读不进去。
    他已经很努力了,但他的努力相较于有天赋的人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他本身也讨厌读书。
    相比起来,他对丹青一道更为感兴趣,并且在这方面似乎颇具才能。
    年不过十岁,他就能描摹出一副较为完美的山水画。
    只是他的父母对于这方面的才能,却是十分嫌弃,不屑一顾,他们更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高中,成为一方父母官。
    而非成为娱乐他人的存在。
    所以,在父母的逼迫下,杜永清不得不放弃了对丹青一道的深入探求,只能将时间投入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枯燥读书之中。
    他没有勇气抵抗父母的愿望与期盼,只能选择顺从。
    虽然他天赋不行,但是至少他足够用功,而且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人们读书都只是为了认认字,选择更进一步的人倒是没那么多,所以也没那么卷。
    所以,杜永清轻松的就通过了童生试,获取了一个秀才的名头。
    这件事让他的父母很高兴,一时让他也觉得自己的付出,或许是值得的。
    长大后,他去参加乡试。
    同样因为不太卷的原因,他中了举人。
    为此庆祝,父母特地给他买来笔墨丹青,不再限制他去学习丹青之道。
    可一切便再次出现了转变。
    阔别已久,再度接触,杜永清沉浸于丹青之道,一发不可收拾。
    他甚至忘记了日常的读书,整日沉浸于丹青之道中,每天外出说是研讨学术,但实际是与人结伴同游,游山玩水,四处采风。
    他画出了不少珍品,一时还得了个丹青天才的名头,在宜水城为不少人知晓。
    可当这事被他的父母知道后,他们却勃然大怒。
    觉得他是在荒废自己的时间与天赋,是在玩物丧志。
    于是,他们严令杜永清与那些狐朋狗友断绝关系,投入到读书的生活中。
    不然,来年拿什么参加科举,金榜题名?
    但与过去不同,杜永清这一次选择了反抗。
    他拒绝了父母的要求,并且明说,他在读书这条路上,已经走到了头,不管他再怎么努力,来年的科举,他都绝对不可能金榜题名。
    他的天赋在丹青之上,如果继续探索,或许未来成为一派大家都不是不可能。
    但他的父母不听。
    最后,杜永清选择了离家出走。
    反正。
    在现在这个社会里,不可能存在饿死之人,除非是自己想死。
    朝廷会提供免费的衣食住行,而且条件都还不错。
    这种行为无疑让杜永清的父母气急。
    他们放言威胁杜永清,如果他不悔过,就跳河自尽。
    杜永清不相信他的父母会真的这么做,十分决绝的就离开了。
    而后面果不其然,他的父母只是在威胁。
    来年会试开始之时,他身边的那些朋友前去参加科举,暂且与他别离。
    他并没有参加会试的意思,他对自己的水平认知十分清晰,他知道在读书方面,根本不是一块料。
    等放榜之日。
    他的那些朋友竟然全都高中贡士,金榜题名,有资格参加殿试,考取进士功名。
    这代表着他们几乎个个前途无量,将来少说也是一方父母官。
    杜永清也为他们高兴,提议外出采风,但是,却遭遇了拒绝。
    他的那些朋友商议去一座酒楼聚会,吃一顿大餐,以作庆祝,杜永清自然也只能答应。
    然而,庆祝之时,他却觉得自己格格不入。
    朋友们再不谈及丹青之事,而都兴冲冲的讨论着后面殿试,该怎么表现,以后入朝为官,要多多护持之类的。
    杜永清完全插不上话。
    他只觉得自己与这群朋友之间产生了一层可悲的厚壁障。
    他也知晓了。
    他们对丹青一道的追求,并不纯粹,他们是如同自己父母一般的人,希望考取功名,入朝为官,如此,才不负自己的才华。
    而果不其然。
    之后,那些朋友们都逐渐疏离了杜永清。
    并且,更让杜永清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