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一章:被策反的赵高。燕赵之地,多慷慨之士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身为秦王政的亲信,吕不韦这贼子说的话赵高当然不会轻易相信。
    只是吕不韦拿出的那些证据太过详尽,详尽到哪一天哪一地哪一人动手全部都记录在案。
    太过详尽的事就禁不住推敲,只要有一处错漏那事情真...
    正当我沉浸在回忆中时,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原来是汉武帝的贴身侍卫前来传旨:“先生,请速至未央宫议事。”
    我心中一凛,连忙跟随侍卫前往。到达宫殿后,只见汉武帝面色凝重地坐在龙椅上,身旁站着几位重臣。见我到来,汉武帝开口道:“先生,北方匈奴又起战事,且此次来势汹汹,边关告急文书接连不断。朕正与几位大臣商议对策,特请你来共商大计。”
    我走上前去,行礼后说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先稳定军心。可立即派遣使者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并带去足够的粮草物资,确保后勤无忧。同时,调集各地精锐部队增援,以壮军威。”
    “此计甚好。”汉武帝点头赞同,“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考虑长远之策。这些年虽然与匈奴达成了停战协议,但始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沉思片刻后答道:“陛下所言极是。依臣之见,除了加强军事防御外,还应从外交和经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我们可以尝试与其他游牧民族建立联盟,共同抵御匈奴;另一方面,则要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在经济上削弱其实力。”
    “嗯,这个想法不错。”汉武帝露出赞赏之色,“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我详细解释道:“在外交上,可以派出使团访问周边各部落,表达友好意愿,承诺提供一定援助。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建立起互信关系。至于经济方面,可以在边境设立更多互市点,鼓励双方进行公平交易。这样一来,既增加了我方财政收入,也减少了匈奴对掠夺的需求。”
    汉武帝听后大为赞赏:“先生果然高见!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去做。你即刻着手准备相关事宜,务必尽快落实。”
    随后的日子里,我马不停蹄地忙碌起来。一方面组织使团出访,与多个游牧部落达成合作协议;另一方面则在边境地区大力推广互市政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效果逐渐显现:不仅增强了各部落之间的联系,也为汉朝赢得了更多盟友;而边境贸易的发展更是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然而,就在形势看似好转之时,却发生了一件意外之事。有消息传来,匈奴内部出现了分裂迹象,部分首领不满单于的统治,暗中勾结其他势力图谋不轨。这一变故让原本就复杂的局面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得知此事后,我立刻向汉武帝禀报:“陛下,此乃千载难逢之机。若能趁此时机采取行动,或许可以彻底解决匈奴问题。”
    汉武帝皱眉问道:“先生有何良策?”
    我缓缓说道:“我们可以利用这次机会,秘密支持那些反对派力量。给予他们必要的军事援助和技术指导,帮助其发展壮大。一旦成功推翻现有政权,我们将拥有更多谈判筹码,甚至可以直接参与新政府组建。”
    “这确实是个好主意。”汉武帝沉吟片刻后决定采纳,“不过此事必须谨慎行事,绝不能打草惊蛇。”
    根据这一策略,我们迅速展开了行动。通过秘密渠道向反对派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和战略物资,同时还派遣了几位经验丰富的将领前往指导训练。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措施开始发挥作用:反对派势力逐渐壮大,最终发起了对单于政权的挑战。
    这场内乱持续了数月之久,最终以反对派胜利告终。新任单于上台后,主动派人前来求和,表示愿意重新签订和平条约,并承诺不再侵犯汉朝边境。面对如此转机,我和汉武帝都感到十分欣慰。
    为了巩固这一成果,我们再次进行了深入讨论。“陛下,”我说道,“这次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抓住了时机。今后处理类似问题时,我们要更加注重情报收集和分析,以便及时做出正确决策。”
    汉武帝点头称是:“先生所言极是。朕将下令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此事,确保信息畅通无阻。”
    随着新单于的到来,两国关系迎来了新的篇章。双方不仅签署了更为详尽的和平协议,还在多个领域展开了广泛合作。例如,在文化交流方面,互相派遣学者交流学习;在经贸往来上,则进一步扩大了互市规模,促进了彼此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汉朝内部也在不断进步。由于边境局势趋于稳定,朝廷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民生建设当中。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条件。此外,还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提高了国民素质。
    多年以后,当我再次站在未央宫前,望着这座宏伟的宫殿,心中满是感慨。从一个普通的谋士到参与塑造一个伟大王朝,这段历程不仅改变了我个人的命运,更见证了中国历史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