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叫熊兵算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明,永乐三年,七月。
    京城。
    “河南屯田收入,一人所耕,不够本人半年口粮?!”
    朱棣刚刚收到了统计军户屯田实际收入的汇总,大为震撼。
    “咱爹统共才种了几年地?不过是一拍脑袋按着上等田想出来的数,偏还有那么些捧臭脚的!”
    徐氏在心里一算就觉得,这数,实际。
    “那以前这些人也不说?”
    朱棣有点生气了。
    三十几年下来,这会才有人说军户不够吃?军户都不够生活了,那还哪里有打仗的力气?
    就这,还叫百万雄兵!?
    改名叫熊兵算了!
    “皇上,以前地多,勉强够,现在地少人多,他们也没地说去。”
    姚广孝今天给朱瞻基上完课,被朱棣留下了,没有回庙里。
    “嗯,炽儿不是让人在重新核算黄册跟鱼鳞册么?洪武初年全国人口六千万,到了这会,六千六百万。洪武二十四年赋田三点六万万亩,洪武二十六年过了两年就变成八点五万万亩,到了洪武三十三年后又变成四点二万万亩,可税粮一直在三千上下。就算洪武二十六年记错了,这后面的数也不对。人口滋生,开荒免赋,这赋田三十几年下来,少说也得有五万万亩。”
    徐氏都不知道当年这些人到底是怎么糊弄先帝的。
    就这些数,先帝难道就看不出来?
    徐氏转头问夏元吉:
    “夏大人怎么看?”
    “底下照着前人的数字眷抄而已。钱少事多,能糊弄就糊弄。”
    夏元吉沉默了一会,还是直给。
    这种事,都是地方官的潜规则。
    更新一次黄册跟鱼鳞册,上面说就一句话,下面做能跑断腿。
    真要认真做,还容易得罪人。
    那就干脆不做。
    照着以前的黄册跟鱼鳞册加加减减,就交上来。
    “岂有此理!!!”
    朱棣拍案而起。
    “微臣罪该万死!”
    夏元吉第一时间跪了下去。
    心中只暗骂自己管不住嘴。
    又鄙视自己架不住这杀完一圈回来越发锋芒毕露的皇帝。
    “起来!”
    朱棣又一声吼,上前就把人拉了起来。
    “是,皇上。”
    夏元吉被拉得胳膊生疼,可心里到底松了一口气。
    “别动不动就该万死!人哪里有万死,一次就玩完!皇上这架势要过一阵才能收得住,元吉担待着点。”
    徐氏只是微笑着安抚。
    “是,娘娘。”
    夏元吉再一次想诚惶诚恐。
    “坐吧,皇上没有怪罪你的意思,这就是皇上平常生气的样子,对事不对人。当然,有时候也对人不对事。”
    徐氏没想让底下的臣子太舒坦,但也不能让朱棣折腾得一个心腹都没有。
    所以还是解释了一句。
    “是,娘娘,微臣明白。”
    夏元吉觉得汗出来过。
    只是,又被娘娘给吓回去了。
    “那元吉的意思是,炽儿这次让人更新黄册跟鱼鳞册也没有用?”
    朱棣看徐氏说完,迫不及待的问道。
    “回皇上,这次跟要分给百官的职田有关,想必下面的人还是能尽心的。”
    夏元吉答道。
    要不怎么说朝上的大部分官都觉得跟大皇子办事如沐春风呢。
    大皇子做啥,都是想好了才做,才说。
    这给出来的鱼饵,真香!!!
    百官不能不吃!!!
    “有实际的好处,才能卖力干活?”
    朱棣懂了。
    “呃,回皇上,要这么解释,也是可以的。包括微臣在内,有了职田,多一个进项,家里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夏元吉家里一直不宽裕。
    “赏他五百贯祥云宝钞?”
    朱棣转头问徐氏。
    “好。”
    徐氏颔首。
    这笔钱年前徐氏就想给了,在锦衣卫去看了一遍内阁这几位臣子的家里以后。
    夏元吉堪称最穷户部尚书。
    一间破屋,只有个房间,冬天上早朝之前,连烧个热水洗脸都供应不起。
    一家子人,十天半个月才吃一次肉。
    就这样,还能忍住不贪。
    朱棣是服气的。
    只是打仗打着打着就给忘记了。
    今天想起来这事,就直接给了。
    “谢主隆恩!”
    夏元吉吧唧又跪了一次。
    这次朱棣跟徐氏倒是没扶,只叫了夏元吉起身,继续商议正事。
    哈密那边的忠顺王——安克帖木儿被鞑靼可汗鬼力赤毒死。
    朱棣想把自幼被俘居内地的脱脱(安克帖木儿之兄子)封为忠顺王,遣还哈密,借以控制哈密。
    “哈密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