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至震泽,向东几乎要通向东海。
故而青泽山的那帮山匪进可上岸烧杀抢掠占山为王,退可向东渡船逃离,官府也一度拿他们没有办法。
按着地图在关道上行了大半日后,大腿都隐约有磨破的迹象,辛宜有些吃不消了,下了官道就近山脚下的村庄而去。
此处是齐安通向青泽山的必经之地,安郎兴许也从这路过。他一路风尘仆仆,会不会借宿这边的村子?
想到这,希望火苗在心底又渐渐燃起。
雨水将脸上的黄粉几乎冲刷殆尽,辛宜重新敷上一些,又将那把匕首藏进筒靴中。甚至又刻意清了清嗓子,以致声音更像个男子一些。
这些事情,在七八年前她曾做得相当得心应手。那时候她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每日里不是跟阿比试射箭,就是跟阿兄去狩场。
那时她最拿出手的,便是射箭,猎场上她射中的猎物总是最多的,就算是阿兄和他那些兄弟也不得不心服口服。
可这一切都在并州爆发的一场疫病中。她意外落水染了时,之后的许多年,她的手腕都几乎无力,拿不起弓,举不了剑。
时至今日,或多或少仍有些影响。就算她现在能拿得弓,但也无法与当年的准头相比。
穿过茂密的树林后,轻轻袅袅的炊烟渐渐显现于眼前。零零散散的几家屋舍,倒给空静的山村填了几分生气。
不一会儿,雨势渐渐紧了,辛宜加快了步伐,急忙敲响了近旁一处人家的柴门。
“来了来了。”
过来开门是为蓄着短蓄的中年男人。见门前站着个生面孔,旋即提了几分警觉,不经意地打量着辛宜。
“大哥,雨势过大,在下可否借贵舍避雨?”辛宜沉着嗓子道。
那男人听罢,也没说什么,旋即领了辛宜进屋。
辛宜拴好马,放置好蓑衣后,跟着进了屋。
“婆娘家的,快去熬碗热姜汤给客人喝。”
进了正屋,男人瞅见窝在窗前做针线的妇人,没好气道。
那妇人愣了一瞬,看向辛宜的眸光中夹杂着几丝复杂,旋即放下针线,一言不发地去厨房熬姜汤。
“小兄弟家是何处的,听着口音不像这一带的。”那中年男子的目光自进屋来就没能从辛宜身上离开,“怎么冒着大雨来青泽山?”
“哦,在下是永安人。”跟韦允安朝夕相处数年,辛宜倒也能说一口流利的永安话。
“在下来青泽山是为了......寻兄。”
“不瞒大哥,在下的兄长说要出海见识一番,一路他都有给家里回信。”
“然而恰恰到了齐安一带,就失去了消息。在下想着从永安到齐安去东海,定要经过这青泽山......”
“原是如此啊。”那中年男人忽地尾音上扬,而后似有深意道:
“方圆各处都知道这青泽山不大安定,怎么你兄长不从齐安南部绕行,反而单单从青泽山这等地方路过?这倒是不常见。”
辛宜的眼皮猛地跳了一下,右手暗暗抚上靴沿。
刹那间,她忽地明白了此处的村庄是为何存在了。青泽山这般危险,竟然还有村子能在山脚下安居乐业,这未免太过诡异。
她一时大意了,可心底深处不免又燃起希望,他们或许知道安郎的踪迹呢?
若是他们没见过,那说明安郎还是安全的………………
“家中情势算不上太好,兄长也是跟了一伙胆大的同乡,暗地里想绕近路......”
“不知大哥可有见过我兄长他们打这路过?家中嫂嫂和小侄女都盼着兄长回家呢。”辛宜故意长叹一息。
“小兄弟莫不是记错了......”不待那中年男子回答,不远处的厨房忽地出来一声碎瓷破裂声,随后是刺耳的女人尖叫声。
男人听罢也顾不得辛宜,两步并做一步地跑过去查看情况。
“死婆娘,怎么没把你烫死?连个姜汤都熬不好,老子要你有什么用!”
说罢,那中年男子瞪着双目踹了那妇人一脚,从碗柜里摸出一包粉末,径自撒进了姜汤中。
“小兄弟,姜汤熬好了~过来喝吧!”
那男人端着一碗浑黄的姜汤,返回堂屋。
此刻屋子空荡荡的,那还有什么客人?
那男人旋即意识到人跑了,气得径直摔了汤碗,吹响脖子上挂的口哨后,提起刀就冲出大门。
意识到不对时,辛宜当即解了马,头也不回地跑了。
从方才的一段交谈中,她实在无法获取任何有用信息。但此处既然被山匪控制着,那安郎若是经由这………………
“别让他跑了。”一阵吆喝声随风飘入耳畔。
辛宜紧紧抓着缰绳,不管不顾地忘前冲。马蹄踏过一洼积水,瞬间溅起一阵浪花,听着后面哒哒的马蹄声,辛宜双腿夹紧马腹,暗暗踩紧了马镫。
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