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梨簧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化”而偃旗息鼓时,中江桥、陡门山、后家山头的小剧场铿锵开锣。
    2006年,芜湖市申报的梨簧戏入选H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刻,舞台上表演的就是《安安送米》。
    安安送米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属于明传奇《跃鲤记》的一折。
    书生姜诗,误信谗言,迫于母命,将妻庞三娘休弃。
    三娘无颜回归母家,只得寄迹尼姑庵中。
    其子安安年方七岁,思母情切,瞒过祖母,负米至庵奉母,并一再求母回家。
    三娘虽有爱子之心,但迫于封建礼法,欲归不得,只得婉劝安安回家,母子洗泪而别。
    年轻人听不大懂,但老年人却格外喜欢,看得津津有味的。
    沈莹莹拉了拉尹玉雯的衣袖,小声问:“你看得懂吗?”
    尹玉雯摇摇头:“我在国外长大,才回来半年不到的时间,对国内的文化还不是很了解,这种戏曲我觉得很高深,我有些不能理解。”
    沈莹莹小声跟尹玉雯解释:“我知道,我解释给你听。”
    她把《安安送米》的故事讲给了尹玉雯听。
    尹玉雯听了之后呆愣了一会儿:“莹莹,那唱戏根本不知道唱的什么,你怎么会知道这个故事?”
    沈莹莹扬了扬自己的手机:“刚刚开始唱的时候,我听到了剧名,然后用手机某度了一下。”
    尹玉雯失笑:“吓我一跳,我还以为你是听懂的。”
    沈莹莹摇摇头:“我觉得要深耕这一行的人才听得懂,我们这种资历浅的人根本听不懂,只能听听声音。”
    尹玉雯赞同:“也是。”
    这边,县长小声对县长夫人道:“这戏还挺合我胃口。”
    “我也觉得好听。”县长夫人道,“我小时候在家里的时候听过这个戏,那个时候是一批年轻人唱的,现在是老年人,我猜应该是那个时候的人。”
    县长点点头:“现在会唱这种戏的人少,听一会儿少一回了。”
    县长夫人夸赞道:“沈雪宁用心了,居然还照顾到了我们这个群体,听着就有情怀。”
    县长笑笑:“对。”
    另一边,秦子洲小声问沈雪宁:“你怎么会想到请这样的戏班?”
    沈雪宁摆摆手:“策划是秦殿文写的,你去问他。”
    “他写的?”秦子洲惊讶,“他什么时候会写策划了?”
    沈雪宁解释:“这次的端午节策划是我征集的,想写的都可以写,秦殿文也写了,然后写得超乎水平地好,于是我就采纳了。”
    秦子洲还是难掩惊讶:“我从来没见他写过策划。”
    沈雪宁道:“你没见过不代表他不会啊。”
    “这……”秦子洲无法反驳这话。
    沈雪宁看秦子洲反应挺大的,于是道:“你要不要看看秦殿文写的策划?”
    秦子洲点点头:“等晚会结束了你给我看看,我真的很稀奇。”
    沈雪宁失笑:“我当时看到的时候也很惊讶,还看了两遍,都觉得没什么问题。”
    秦子洲越发好奇了:“行,我一定要看看。”
    台上的梨簧戏唱了一半了,大家的反馈也来了。
    “我本想来去剧院看唱戏,没想到在这里就看到了,别说,虽然看不懂,但觉得挺有味道。”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好吧,我承认我看不懂,但看他们唱得还挺好。”
    “今天终于看到戏曲了,以前只在课本上看到,以后再写阅读理解,也能写的更好了。”
    “……”
    直播间——
    【牛掰啊,居然请了唱戏的来给我们唱了一台戏,谁这么好的创意?】
    【这唱得挺好啊,必须打赏一下。】一个嘉年华飞了出来,绚烂的特效占满了整个屏幕。
    【没想到有一天会在直播间里看到认真唱戏的,博主真的有心了,我感觉到了博主的诚意。】
    【这戏会唱多久?可不可以来个旁白,完全听不懂啊。】
    【谁懂这个戏,大神来讲讲啊。】
    【……】
    沈宝宏把大家看不懂戏曲的事反馈给了沈雪宁,沈雪宁立刻当起了解说员,听了她的解说,大家总算是明白了。
    一些老一辈的人被戏曲里的故事感动,还有泛起了眼泪的。
    沈文旭轻轻拍了拍曹青云的头:“要是你妈妈被赶出家门了,你会去给她送米吗?”
    曹青云不接;“我妈妈为什么会被赶出家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