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周志高笑着解答:“很简单,凡是涉及军事、科技、经济核心数据的,哪怕是看似普通的实验日志,都可能是机密。”
“遇到有人打探这类信息,第一时间联系国安局,这就是对国家最好的保护。”
宣讲结束后,不少学生围上来要签名。
一个女生红着眼眶说:“周部长,我之前差点被境外的‘学术交流’骗了,听了您的话,才知道那是陷阱。”
“以后我一定会提高警惕,还要跟同学们一起宣传反间谍知识。”
周志高拍拍她的肩膀:“好样的!只要咱们每个人都绷紧保密这根弦,境外势力就无机可乘。”
接下来的日子里,周志高马不停蹄地奔走在企业、社区、中小学之间。
在某军工企业,他结合覃言思、曾婷的案例,给员工们讲解保密制度的重要性。
在社区广场,他手把手教老年人识别境外间谍的诈骗手段。
在中小学,他用周乐乐画的“超级飞机”作比喻,给孩子们讲国防安全的意义。
这天,周志高正在京城电视台录制反间谍宣传节目,刘波突然打来电话:“志高,有个好消息!”
“我们根据赵卫东交代的线索,在京城揪出了一个隐藏在科研机构的间谍小组,缴获了大量还没来得及传递的机密资料。”
“太好了!”周志高语气激动,“一定要好好审,看看他们还有没有其他同伙。”
挂了电话,节目主持人笑着问:“周部长,听您刚才打电话,又有新进展了?”
“您这刚回京城,就没歇过脚,真是我们的榜样。”
周志高摆摆手:“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真正的榜样,是那些在西北基地熬夜研发的科研人员,是在边境站岗的战士,是每个守护国家机密的普通人。”
“我只是把他们的故事讲出来,让更多人知道,国家安全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节目播出后,反响热烈!
不少观众打来电话,说要加入反间谍志愿者队伍;还有企业主动联系组织部,提出要开展内部保密培训。
周志高看着这些反馈,心里满是欣慰,全民反间谍的氛围,正在慢慢形成。
二零二五年的春天,京城的玉兰花如期绽放。
周志高受邀参加组织部举办的“青年干部培训班”,给新入职的干部们讲课。
课堂上,一个年轻干部站起来提问:“周部长,您从镇长一步步走到今天,经历了这么多挑战,有没有想过放弃的时候?”
周志高看着台下年轻的面孔,想起自己刚当镇长时的场景,那时他面对的是落后的乡镇经济,是群众的质疑,可正是那份“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支撑着他一路走下来。
“从来没想过放弃。”他语气坚定,“当你看到自己帮老百姓解决了难题,看到国家的科技、国防越来越强大,就会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课后,年轻干部们围着他请教经验。
一个来自基层的干部说:“周部长,我之前在乡镇搞扶贫,遇到很多困难,有时候真想打退堂鼓。”
“听了您的课,我又有信心了。”
“基层工作确实不容易,但也最能锻炼人。”周志高拍着他的肩膀,“记住,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把国家的利益扛在肩上,这样才能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不辜负自己的初心。”
回到办公室,周志高翻开组织部门送来的《全国反间谍工作简报》,上面记录着各地捣毁间谍窝点、抓获内奸的案例,还有民众主动举报间谍线索的事迹。
他拿起笔,在简报上写下“再接再厉,守护家国”八个字,眼神里满是坚定。
窗外,夕阳透过玻璃洒进来,给办公室镀上一层温暖的金光。
周志高知道,自己还要继续下去,接下来,他要推动反间谍宣传常态化,要协助西北基地做好项目保密工作,还要关注基层民生问题。
而他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块“垫脚石”,让更多年轻干部踩着他的肩膀,为祖国的发展、为人民的幸福,贡献更多力量。
夜深了,周志高拿出手机,给刘波发了条消息:“下次有时间,一起喝一杯?聊聊接下来的反间谍计划。”
很快,刘波回复:“没问题!不过得等我把京城的间谍尾巴清干净。”
“对了,西北基地下个月的整机调试,你要不要去看看?咱们一起见证‘超级航空器’的诞生。”
周志高笑着回复:“一定去!到时候咱们再好好合计合计,怎么给境外势力再设几道‘防火墙’。”
放下手机,周志高走到窗边,看着京城璀璨的夜景。
路灯连成的光带像一条巨龙,守护着这座千年古都。
他知道,只要有千千万万心怀家国的人并肩作战,龙国就会永远繁荣昌盛,那些企图危害国家的势力,终将在这片土地上无立足之地。
而他,会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行动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用榜样的力量,照亮更多人的前行之路。
(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