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十六章地震(第1/2页)
2008年5月12日下午,源泉小学的全体师生在操场集合,准备步行去县里的电影院看一场爱国教育电影。
“各班班长报数!”安为民洪厚的声音在操场上回荡。
这时,苏棠感到脚下的大地突然晃动了一下。她以为是错觉,但紧接着,更剧烈的摇晃来了。操场边的篮球架开始左右摇摆,教学楼上的玻璃窗发出可怕的“咔咔”声。
“地震了!快蹲下!”安为民的吼声瞬间划破天空。
整个操场顿时乱作一团,尖叫声、哭声、老师的呼喊声混成一片。苏棠本能地蹲下,队伍里的几个女生已经吓哭了,男生们却兴奋地讨论着,似乎把这当成了一场游戏。
地面持续剧烈摇晃着,安为民站在操场中央,脸色铁青但声音依然坚定:“老师们组织好各班学生!远离建筑物!不要慌乱!”
就在这时,一阵更加猛烈的震动袭来,苏棠看到不远处的老教室轰然倒塌,扬起一片黄土。
25.震动终于停止了。飞扬的尘土缓缓落下,苏棠松开抱头的双手,指节因为用力过度而发白。她抬起头,看到副校长安为民正和几位老师快速交谈着,他们的表情前所未有的严肃。
“各班班主任立刻清点人数!”安为民的声音有些嘶哑,“联系学生家长来接。”
班主任组织学生们排成两队。苏棠站在队伍中间,听到前后同学们叽叽喳喳的议论声。
“我家的房子会不会塌了?”
“刚才太可怕了,原来地震这么恐怖!”
“我爸爸说我们这里不在地震带上啊...”
与他们不同的是,地震这个词语对苏棠来说是全然陌生而令人恐惧的。
班主任拍了拍手:“同学们安静!现在我们要保持镇定,等家长来接。记住,不要擅自离队!”
校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闻讯赶来的家长,每个人脸上都写满焦虑。苏棠踮起脚尖,在人群中搜寻着母亲的身影。一个接一个同学被家长接走,操场渐渐空旷起来。苏棠站得有些累了,蹲了下来。
“安安!”
熟悉的声音让苏棠猛地抬起头。杜若推着自行车,额上全是汗珠,苏棠飞奔过去。
“妈…”她的声音闷闷的,有些鼻音。
杜若疲惫地笑了:“别怕,我请了假就赶过来了。”
走进针织厂家属院的胡同,景象触目惊心。一整排围墙像被无形的巨刃切过,齐刷刷地倒了。砖块和水泥板散落一地,几个邻居正围在空地上,人心惶惶。
杜若停下自行车,后怕道:“幸亏今天学校组织你们看电影,学生都在操场上...”
苏棠紧紧抓着母亲的衣角,眼睛瞪得大大的。她从未想过,平日里坚固的墙壁会像积木一样脆弱。那些她每天上学路过的高墙,如今变成了一地废墟。
当天夜里,苏棠睡得迷迷糊糊,突然感到有人在摇晃她。
“安安,醒醒,又地震了。”杜若声音焦急。
窗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和喊叫声。杜若迅速给苏棠披上棉袄,五月的夜晚本就阴冷,加上连日下雨,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寒意。苏棠还没完全清醒,就被母亲背了起来。老苏已经等在门口,手里拿着手电筒。
“厨房塌了,”老苏简短地说,“居委会让所有人转移去广场的帐篷。”
杜若背着苏棠快步走在黑暗的巷子里,老苏在前面用手电筒照亮。苏棠趴在母亲背上,能感受到杜若急促的呼吸和微微发抖的身体。母亲的背很温暖,苏棠把脸贴上去,闻着那熟悉的香气,心中的恐惧渐渐平息。
广场上已经搭起了几十顶蓝色救灾帐篷,像一片临时的小村庄。李婶看到他们,连忙招手:“这边!你们家和苏姐一家安排在一个帐篷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六章地震(第2/2页)
帐篷比苏棠想象的要小得多。七个人——苏棠一家四口,还有姑姑、姑父和表姐,挤在同一个空间里。地上铺着居委会发的草垫,角落里堆着几箱方便面和矿泉水。
“将就一下吧,”姑父叹了口气,“汶川那边更严重,北川县都平了。”
杜若帮苏棠整理出一个可以躺下的地方,用棉袄给她当枕头。帐篷里弥漫着潮湿的泥土味和方便面的调料香气。苏喜垂着眼皮玩游戏,苏姐给他泡好了面,撕开一根火腿肠放进去。
“安安,给。”表姐递来一根火腿肠,苏棠看了看母亲,杜若替她接了过来,道了声谢。
老苏蹲在帐篷口,正在检查他的手电筒和雨靴:“水利局通知了,明天一早我要去柳林那边抢险,听说泥石流冲毁了几段公路。”
杜若担忧地看着丈夫:“你要小心,听说余震还会持续...”
夜深了,帐篷里渐渐安静下来。苏棠蜷缩在母亲身边,听着外面时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