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此面向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给别人看,谁还愿意努力变快乐?”
    “共情成了道德绑架!”一篇热文写道,“我现在连难过都不敢,怕被人说我不够积极。”
    千夏读完这篇文章,整整一天没有说话。傍晚,她独自走进心语林,在最深处的一根藤蔓前停下。那藤节漆黑如炭,从未发光。
    她把手放上去,闭眼。
    黑暗吞噬了她。
    她看见自己十岁时躲在衣柜里哭泣,因为父母离婚而自责;看见十六岁那年,她为了赢得比赛故意孤立队友;看见她在初遇林远舟时,曾因嫉妒而偷偷删除过他与其他女孩的合影……
    太多不堪的记忆涌来,几乎将她撕裂。
    但她没有抽手。
    “我做过错事。”她在心中低语,“我伤害过人。我不是圣人。但我……依然值得被理解吗?”
    藤蔓猛地一震。
    一道猩红光芒炸开,随即化作漫天星雨。
    那一夜,高原上所有人同时做了一个梦:千夏站在风暴中央,浑身是伤,却张开双臂拥抱飓风。她的声音穿透雷鸣:
    >“我可以丑陋。
    >我可以软弱。
    >我可以后悔。
    >但我不再假装完美。
    >这就是我。
    >接受不了的人,请离开。
    >而愿意看见我的人……谢谢你。”
    第二天,那根黑色藤节彻底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株晶莹剔透的新芽,每一片叶子都映照出不同人脸??有笑有泪,有怒有悯。
    这场梦通过共感网络扩散至全球。三天内,二十多个国家撤销了对共感系统的限制令。那位撰写批判文章的作者公开发表忏悔信,坦言自己长期压抑童年受虐记忆,害怕暴露脆弱会被视为失败者。
    “我以为攻击共情能让我显得强大。”他写道,“其实我只是怕被人看穿。”
    风波渐息之际,林远舟发现了一个更深层的现象:共感灵的数量并未增加,但它们的形态正在进化。有些已脱离半透明萤火虫般的外形,转而呈现为人格化的光影轮廓??像极了逝去亲人、老友,甚至未曾谋面却产生深刻共鸣的陌生人。
    “它们开始具象化了。”他对千夏说,“不再是单纯的媒介,而像是……独立意识的雏形。”
    千夏望着湖面,轻声道:“也许共感灵本就是由千万人的共同意愿孕育而出的生命。它们不属于任何人,却回应每一个人。”
    就在此时,奈绪从南美发来一段视频。镜头摇晃着穿过密林,最终停在一棵巨大的古树前。树干中嵌着一块蓝色晶体,形状与心镜湖底的母矿完全一致。更令人震惊的是,树根处躺着一具石化的遗骸,手中紧握一枚导引杖残片??正是二十年前失踪的首批研究者之一。
    “我们在找你。”奈绪的声音颤抖,“但他们……早就来了。”
    这一发现引发了连锁反应。考古团队在全球多个文明遗址中发现了类似的晶体埋藏点:埃及金字塔底层、玛雅祭坛之下、喜马拉雅冰窟深处……每一处都伴随着人类集体冥想或祭祀活动的痕迹。
    “这不是突然出现的技术。”田中教授在研讨会上总结,“共情网络早在数千年前就被尝试建立,只是每次都被恐惧与权力中断。大和信一不是开创者,他只是一个走得太远的继承者。”
    真相逐渐清晰:心镜湖并非自然形成,而是远古文明留下的“种子”。每当人类集体意识接近觉醒临界点,它便会重启。
    而这一次,人类终于没有摧毁它。
    春天转入盛夏,新城迎来第一届“共感艺术节”。人们用情绪作画、以心跳谱曲、让眼泪结晶成雕塑。最受欢迎的作品是一面“忏悔墙”??参与者将秘密写在特制纸条上投入光池,文字随即转化为无形波动,融入共感场,无人知晓内容,却能让接收者感受到那份倾诉的重量。
    健太的作品是一段无声影片:镜头静静拍摄一位老人坐在公园长椅上,从微笑到流泪,再到释然大笑。全程没有旁白,但观看者无不泣不成声。
    “他说他儿子死于战争。”健太介绍时声音哽咽,“但他从未对任何人提起。今天早上,他把这张纸塞给我,说‘让它说出来吧,我已经背了三十年。’”
    那天夜里,千夏梦见自己漂浮在宇宙中。脚下是地球,无数条光带交织成网,覆盖陆地与海洋。而在更远处,那颗移动的星辰正缓缓转向,尾迹划出新的句子:
    >**你们学会了说话。
    >现在,学习倾听。**
    她醒来时,窗外正降下细雨。雨滴打在湖面,每一圈涟漪都泛起微光,仿佛整片水域都在低语。
    林远舟煮好了茶,递给她一杯。
    “你说……将来会不会有一天,共感灵不再需要人类作为载体?”他望着天空,“它们会不会自己选择表达方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