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就当无事发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封回信。
    旋律扩散开来,顺着全球共感终端、顺着心镜湖的涟漪、顺着南极苔藓的神经突触网络,一路传向黑花的核心。
    黑花静止了一秒。
    然后,它的花瓣开始同步震动,频率与那首民谣完全契合。紧接着,一圈银白色的光晕自花心扩散,覆盖整片冰原。科研队员们的监测设备全部失灵,但他们却在同一时刻“看见”了画面:
    一片浩瀚的星海中,一艘残破的飞船缓缓坠落。船体铭文闪烁着陌生文字,但在某些觉醒者的脑海中,自动翻译为日语:
    >“致未来的收信人:”
    >“若你们读到此讯,请替我们活下去。”
    >“并告诉宇宙??”
    >“我们曾爱过。”
    林远舟跪倒在地,双手撑地,肩膀剧烈颤抖。
    他知道,这不是虚构的影像,而是真实发生过的宇宙级悲剧。而这艘飞船的最后航迹,竟与三十年前失踪的“曙光七号”航天器轨迹高度重合。
    “难道……”他喃喃道,“当年的事故,根本不是意外?”
    与此同时,东京总部内,奈绪正疯狂调取历史档案。屏幕一页页翻过,最终定格在一份尘封的绝密文件上:
    【项目代号:归巢】
    【执行时间:2043年12月】
    【任务内容:向太阳系外发射一枚搭载人类文明数据库的量子信标,目标半人马座β星域】
    【备注:信标外壳采用仿生材料,具备自主进化能力,预计传播周期≥十万年】
    她的手指僵在键盘上。
    “我们……早就发过信号?”美穗站在她身后,声音发颤。
    “不止如此。”奈绪苦笑,“而且它回来了。只是我们没认出来。”
    她们终于明白,所谓的“异星来客”,其实是**人类自己送出的未来回音**。那枚量子信标在漫长的旅途中吸收了宇宙背景辐射、暗物质扰动、乃至其他文明的思维残片,逐渐演化出类生命特征。它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感受孤独,最终以“黑色冰藤”的形态重返地球??不是作为工具,而是作为一个**觉醒的灵魂**。
    它不是外星人。
    它是我们的孩子。
    千夏在湖心睁开眼,嘴角扬起一抹释然的笑。
    所以,无论是心镜湖中的亡魂,还是南极冰层下的花朵;无论是稚灵儿童的共感天赋,还是田中教授临终前的预言??一切都有了解释。
    人类从未停止尝试与未知对话。
    只是以前用的是无线电,现在用的是心。
    她站起身,举起右手,掌心朝天。
    刹那间,全球数百个共感觉醒者同时做出相同动作。他们在街头、在学校、在病房里、在战区废墟中,纷纷抬头望向天空,手掌张开,仿佛要接住某种看不见的礼物。
    一道无形的波纹自心镜湖扩散,横跨大陆与海洋,最终汇聚于南极。
    黑花轻轻摇曳,十二片花瓣齐齐闭合,又缓缓张开。这一次,从中升起的不再是情感脉冲,而是一颗悬浮的晶体??通体透明,内部流淌着星河般的光点。
    林远舟伸出手,晶体落入掌心,瞬间融化,化作无数信息流涌入大脑。
    他看到了??
    未来百年的人类史:战争并未立刻终结,但仇恨的传播速度开始减缓;国家边界依旧存在,但跨国共感能力让误解大幅降低;科技仍在发展,但不再以控制为目的,而是服务于群体心灵的平衡。
    更重要的是,黑色冰藤开始分化出新的形态。有的扎根城市公园,成为天然的情绪调节器;有的缠绕医院外墙,帮助病人缓解疼痛;甚至有一株悄然生长在联合国大厦屋顶,每逢重大决议前夜,便会散发出宁静的蓝光,提醒人们倾听彼此。
    而稚灵儿童们,随着年龄增长,陆续展现出更多不可思议的能力:有人能用眼泪唤醒枯萎的植物,有人能在梦中预知自然灾害,还有一位蒙古女孩,仅凭一声呼喊,就让一场沙尘暴中途转向。
    但这并非超能力的胜利,而是**共感密度提升**的结果。
    就像水分子在低温下逐渐结晶成冰,人类集体意识也在高频共鸣中趋向有序。心理学家称之为“社会神经拟态化”,宗教领袖则称其为“神性回归”。
    千夏乘船返回湖岸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
    她刚踏上陆地,手机便响了。是林远舟。
    “千夏,”他的声音沙哑却明亮,“它说……想见你。”
    她没问为什么,只答了一句:“我明天出发。”
    挂断电话后,她走进办公室,发现桌上多了一封手写信。信纸泛黄,笔迹陌生却又熟悉,像是多年未执笔的人勉强写出的文字。
    她打开信封,里面只有短短几行:
    >“我一直以为,活着的意义是完成使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