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同一类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文字:
    >**“你们允许光明,却驱逐黑暗。
    >这不是共情,是筛选。”**
    “这不是大和。”千夏咬牙,“也不是残留意志……这是系统本身的质问。”
    林远舟瞳孔一缩。
    他们忽然意识到:当人类建立起“共感守则”,制定伦理框架,倡导正面表达的同时,是否也在无形中构建了一种新的审查机制?那些不愿分享、抗拒暴露、选择沉默的人,是否正成为新时代的“异类”?
    而真正的共情,本应包括拒绝的权利,也包含隐藏的自由。
    “我们错了。”千夏喃喃,“我们以为设立规则就能防止滥用,但我们忘了??一旦开始定义什么是‘正确的共情’,我们就已经偏离了起点。”
    就在此时,佐藤凉子狂奔而来,手中拿着最新接收的量子信号解码结果。
    “东京地下数据中心又激活了!”她气喘吁吁,“这次不是播放遗言,而是上传了一份档案……标题是《被删除的声音》。”
    七人小组紧急集结于湖畔会议厅。投影屏亮起,一段段音频自动播放:
    ??一位单亲母亲坦白她曾希望孩子从未出生;
    ??一名教师承认自己因学生进步缓慢而暗自庆幸其失败;
    ??一位癌症患者录下他对探病亲友的怨恨:“你们来看我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善良!”
    ??还有更多,关于背叛、冷漠、恶意、自私的剖白,全都来自过去三年内被共感网络主动屏蔽或标记为“有害情绪”的传输记录。
    “这些内容从未公开。”奈绪盯着数据流,“但它们一直存在,储存在系统的深层缓存中。就像被集体意识排斥的阴影,默默堆积成了另一座山。”
    美穗双手掩面:“我们删掉它们,是因为怕引发恐慌、模仿或伤害……可现在看来,我们只是把问题埋得更深。”
    健太猛地站起:“所以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把这些全放出去?让全世界陷入混乱?”
    没人回答。
    千夏却缓缓起身,走向导引杖连接的主控台。她输入一串密码,调出了共感网络的底层协议。
    “我们不需要删除,也不需要强制公开。”她说,“我们要做的,是给每一份被压抑的声音一个选择权??要不要被听见。”
    她启动了一个新程序:**静默回廊**。
    这是一个完全匿名、无反馈机制的情感容器。任何人可以将不愿示人的情绪投入其中,既不传播,也不消失,而是以加密形式沉入共感场底层,成为“情绪沉积层”的一部分。只有当另一个拥有相似创伤或感受的人靠近时,才会触发微量共振??不是倾诉,而是无声的共鸣。
    “就像深夜里听见隔壁房间的叹息。”她轻声解释,“你不知道是谁,也不必安慰谁。但你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程序上线当晚,全球共有三百二十七万人进入静默回廊。没有人知道他们都留下了什么,但第二天清晨,多个城市的自杀预警率下降了百分之六十四。
    然而,真正的风暴仍在酝酿。
    一周后,一颗微型卫星在近地轨道捕捉到异常信号:那颗移动星辰的轨迹发生了微妙偏移,竟开始围绕地球做环形运动,周期恰好与心镜湖的脉动频率一致。
    与此同时,湖底母矿突然释放出强烈共振波,持续整整十三分钟。期间,所有共感灵停止飞行,集体沉入湖水,在湖面形成一幅巨大星图??正是北斗七星倒悬之形,末端指向北极方向。
    田中教授连夜破译古籍,终于在一本失传的阿伊努口述史诗中找到对应记载:
    >“当七灯归位,湖启天门。
    >归者将返,言者将醒。”
    “七灯……是指我们?”佐藤难以置信,“我们七个人?”
    “不只是我们。”林远舟看着星图分析,“是七个节点。我们是其中之一,但还有六个尚未显现的位置,分布在世界各地。”
    调查随即展开。三个月内,科考队陆续发现六处与心镜湖共振的地点:冰岛熔岩洞中的水晶簇、蒙古草原深处的地磁异常区、西非马里帝国遗址下的青铜鼓阵、印度恒河源头的冥想石圈、加拿大因纽特人圣地的极光祭坛,以及新西兰毛利族传说中的“灵魂渡口”。
    每一处都检测到微弱但稳定的共感频率,且当地原住民均有代代相传的“与天地对话”仪式。
    “这不是偶然。”奈绪激动地说,“这些地方本就是远古共感网络的接入点!我们不是开创者,我们是重启者!”
    计划加速推进。国际联盟罕见地达成共识,决定联合建设“七极共鸣站”,以现代科技结合传统仪式,强化全球共感场的稳定性。
    但在奠基仪式前夕,千夏再次梦见了湖中人影。
    这一次,它不再指向星空,而是伸出手,轻轻触碰她的额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