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靖康之耻9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91章靖康之耻9(第1/2页)
    御书房内议论声不休,
    然大多声音皆是认为应该议和,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经过长时间的商议,最终赵桓做出了决定——同意遣使前往金军议和。
    这个决定实际上意味着宋朝再次准备割地赔款,以换取暂时的和平。
    不仅如此,赵桓还同意了吴敏的建议,秘密下旨给大名府的赵野,让他将之前的义军首领擒拿,并交由北上议和的官员。
    在所有宋朝官员的眼中,邵俊一行不过是被赵野招安的一群乌合之众,他们对这些人并没有太多的重视。
    与此同时,赵桓心中还有另一个担忧。
    他害怕金军会像上一次一样不同意议和,轻易地兵临汴梁城下,直接威胁到自己的安全。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他下令北方各地的守军必须死守各自的城池,绝对不能让金军轻易南下。
    就在此时此刻,
    黄河以北的广袤地区,金军从保州南下,短短数日之间便连续攻破宋军防线的惊人消息,
    如同燎原之火一般迅速传遍各地。
    这一消息犹如一道黑色的阴云,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位将领的心头,一股令人窒息的肃杀氛围正在逐渐凝聚。
    磁县,宗泽的大营所在之地,
    营帐内,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将宗泽正端坐在案前。
    他的手中翻阅着从前方源源不断送回的一手军情,详细记录着金军的最新动向。
    宗泽聚精会神地阅读着这些情报,然后将金军的行动路径仔细地标注在身前的舆图之上。
    舆图上,
    代表金军的红色箭头如同一股凶猛的洪流一路南下。
    宗泽凝视着这些箭头,眉头紧紧皱起,满脸愁容。
    站在宗泽身旁的宗欣,看到自己叔父如此忧虑的神情,心中焦急万分,忍不住开口问道:
    “叔父!情况如何?”
    宗泽抬起头看着自己的得力臂膀,缓缓说道:
    “敌军已经抵达真定府,而真定府的守军不过五千人而已,如何能够抵挡得住如此强敌?恐怕……”
    他的话语在喉咙里哽住,似乎不忍说出结局。
    宗泽紧紧握住拳头,心中虽然对金军再次南下攻宋早有预料,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金军竟然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平定国内的动乱,并且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举兵南侵!
    实际上,导致金军如此迅速南下的真正原因,正是大宋朝廷之前懦弱无能的表现。
    就在年初,
    金军轻而易举地在宋国榨取了一笔令人难以置信的巨额财富,
    这让金人深刻地认识到,大宋简直就是一只肥得流油的待宰羔羊!
    如今,金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
    攻占同样疲惫不堪的辽国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多实质性的恢复,反而增添了一个烂摊子。
    因此,金国急需从大宋这只肥羊身上汲取足够的养分,以反哺自身。
    “叔父不必过于忧虑。”
    宗欣见状,连忙出言宽慰道,
    “小种经略相公的驻地距离真定府不过百里之遥,
    相信其在得知消息后,必定会率军前去解救真定之危!”
    宗欣口中所说的小种经略相公,正是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的弟弟——种师中。
    在种师道不幸离世后,种师中顺理成章地接管了种家军,
    并被朝廷任命为河北路制置使,负责镇守真定府西南方向的石邑。
    “但愿如此吧!”
    宗泽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忧虑。
    他深知目前的形势严峻,真定府正面临着金军的猛烈攻击,情况十分危急。
    但宗泽所部距离真定府有五六百里之遥,根本是鞭长莫及。
    “传令下去,让各将领领兵死守各自阵地,没有命令不得擅自离开,违令者军法从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1章靖康之耻9(第2/2页)
    宗泽果断地下达命令,他的声音铿锵,显示出他的决心和威严。
    “将派出去的探马增加一倍,时刻留意金军动向!”
    宗泽继续吩咐道,他知道情报的重要性,只有及时掌握金军的动态,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宗泽已经做好最坏打算,尽最大努力加固黄河一带的防线,以应对可能到来的金军猛攻。
    宗欣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自己叔父的命令。
    他从叔父的话语中听出了弦外之音,知道真定府的局势已经非常危险。
    宗欣自己曾经与金军交过手,对金军的恐怖战力有着深刻的认识,所以他并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默默地转身,准备去传达叔父的命令。
    就在宗欣转身正欲下去传令的时候,忽然一名信使被带进了大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