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辞差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宋金议和,签署得可能是史上最不平等的条约。
    大宋王朝承认燕云是金国的,把整个河北和河东都割让给大金国,两国以后以黄河为界。
    金人趁机狮子大开口,勒索战争赔款:金一千万锭,银两千万锭,帛一千万匹,少女一千五百名。
    而这还不算金人第一次南下时勒索的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骡各一万头匹、驼一千头、杂色缎一百万匹、绢帛一百万匹——大宋王朝得先将上次没赔付完的战争赔款赔完,才能再赔付这次的战争赔款。
    割地暂且不说。
    超巨额的战争赔款金额,那可是倾大宋全国之力都拿不出来的,更何况仅仅一座汴梁城?
    为了满足金人的勒索。
    赵桓下令打开内藏库,任由金人索取,以充赔款。
    所谓内藏库,即宋太祖赵匡胤时设置的封椿库。
    赵匡胤活着的时候,对燕云之地陷于契丹耿耿于怀,但又无力收复,于是将每年结余钱财置于封椿库储存起来,打算等到货财丰盈之时,用这些钱财赎回燕云之地,或者用这些钱财来激赏战士以收复燕云之地。
    赵匡胤为此留有诏誓:后世子孙对这些钱财不得别用。
    后来,封椿库渐渐演变成为内藏库。
    宋真宗对内藏库有一首御制诗颂,曰:
    五季失图,玁狁孔炽。艺祖造邦,基以募士。母畅侈心,要遵遗业。予不胜兹,何以成捷。龙虎兴昌运,山河镇国都。龟畴延宝祚,凤德显灵符。道盛尧咨岳,功高禹会涂。九重方执象,万里定寰区。
    这首诗颂共七十二个字,每一字为一库之号。
    如此便有七十二座仓库。
    而每座仓库,皆充满盈溢。
    七十二座仓库里面是大宋王朝积累了一百六十七年的金银锦绮与各种宝货。
    赵桓安排吴开与莫俦二人,引领金史萧庆等入库核查。
    萧庆从“五季失图”开始按顺序逐库查看。
    当看完“玁狁孔炽”后,萧庆决定停止查看,因为内藏库中的宝物实在是太多了,他不敢再多看。
    萧庆当即骑马回去,向完颜宗翰做了汇报。
    完颜宗翰于是重新派人来将内藏库诸库全部贴上封条,予以封闭。
    在这之后,赵桓派开封府组织了几十万民夫,天天帮金人运送物资。
    亲眼看到这一过程的韩擎,表面上神色同别人一样麻木,暗地里都快把自己的牙咬碎了!
    金人又提出,要将蔡京、童贯、王黼、张孝纯、蔡靖、李嗣本等二十余家家属,以及李纲、吴敏、徐处仁、陈遘、刘鞈、折可久、折可求等人,送交给他们。
    赵桓也点头答应,并命开封府负责具体办理。
    王时雍得了赵桓的命令之后,感到很难办,他向萧庆具实以告:“有的人已贬到南方,有的人不在京城,很难找全。”
    萧庆说:“将现在在汴梁城中的人逐次发遣至我营即可。”
    王时雍于是派人先将蔡京等在京家属拘留,不论年龄大小,一律用绳索捆绑起来,列于府衙廊庑之内,然后再分批遣送到金营去。
    有些人留在廊庑内一两天,都不遣送,也不给饮食,不安排住处。
    这些人饥寒交迫,啼饥号寒之声,朝夕不绝。
    去开封府办事的韩擎,实在是看不过去了,便偷偷给他们塞了些自己部下随身带的炊饼,他们就着雪水吃下去才得以充饥抗寒吊命。
    与此同时,中书侍郎陈过庭率文武官员各二十名作为割地使匆匆来到城外向金人报到。
    然而,金人似乎还没做好接收土地的准备,完颜宗翰令他们先留在军中等候。
    金人很快又开始逼迫赵桓君臣缴纳金银。
    金人第一次南下时,大宋朝廷的金银就已经被赵桓搜刮给金人了。
    现在,金人再要,大宋朝廷肯定是拿不出来的。
    赵桓下令募捐,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必须将其所有的金银财帛全部都上交开封府。
    赵桓又下严令:如有胆敢藏埋者,允许所有人举报,将拿出十分之三的财物充赏,且先以官钱(铜铁钱或钱引)代支,其犯人依军法处置,抄家问族,知情不报者,亦与犯人同罪。
    吏部尚书王时雍和开封府尹徐秉哲根据圣旨,将汴梁城搜刮三尺,可以说寸金、寸银都不放过。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抗捐。
    很多皇亲国戚,也想仗着身份少捐点。
    当今太后郑氏的父亲郑绅,就是其中之一。
    王时雍和徐秉哲多次督责郑绅,让他赶紧交纳金银财帛。
    可郑绅就是不愿意将他好不容易才积攒起来的金银财帛全都捐出,打算隐匿一部分。
    结果被人举报了。
    赵桓得知情况后大怒,当即下诏,以隐匿金银财帛罪名,追毁郑太后父祖一切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