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正好躺在荆条上面,发出一声凄厉惨叫。
张议平嘴角抽了抽,将雷兰扶起,又出手果断将仍旧插在雷兰后背的荆条拔下。
雷兰痛的直吸气,但这时候倒也硬气,没有再叫出声了。
反而陷入沉思,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主君?
别说是大汉之主了,就算是一地县令,也不可能为了将士染疾,而去尝百草吧?
可汉帝真就这么做了,可想而知汉军见此一幕,士气会高涨到什么程度,又会有着什么样的战力。
本就不可力敌的汉军,现在可以直接判定为两军交战,正面作战基本没戏。
再想想自家的国君。
咱家的国君其实也挺会尝的,尝百雪。
雷兰晃了晃脑袋,想要将心里这没来由的一股落差感,给晃走。
张议平知道雷兰在想什么,他也想过,于是拍了拍雷兰肩头,道:
“这么想来,伱非但无过,反而有功。”
“此行已摸清了汉军虚实。”
“若是依然按着原本看待病卒的眼光,看待汉军,败的可就不止是你手中八千人了。”
张议平治军并不算特别严厉,多少讲究些人情。
这也是迫于交趾国国情,无奈之举。
交趾国不像大汉,除了举孝廉还有科举,国中根本没有什么好的上升渠道,当官纯靠裙带关系。
他要不是早年对县令有救命之恩,再怎么有能耐,也得埋没民间。
有这么个国情在此,也就导致了,朝中来来去去,可用将领就那么几个。
先折一个吴铜,再斩一个雷兰,手上要是没人用,只能去用那些豪族出身,横行霸道的酒囊饭袋。
带着那么群人,他张议平就是神仙,也打不了仗。
雷兰见败仗被一笔带过,便也不再多想,一拱手,问道:
“接下来将军打算如何对抗汉军?”
“但凡有用得上末将的地方,末将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张议平一夜未睡,自然也想出了些应对之策。
他握拳的右手拇指伸出,在下颌浓须上擦了擦:
“本将猜测,汉军必然会趁着我军整军,无暇顾及他事的机会,携大胜之势,拿下日南郡周遭诸多县城,从而抢收秋收粮食。”
雷兰当时就急了:
“将军还需想办法阻拦汉军!”
“这可不是小事,如果让汉军拿下日南郡周围县城,展开抢收,便能补充粮草供应。”
“再配合上从头顿港不断运抵的物资,我军要再想断汉军的粮,那就只能指望海上台风,将汉军的船只吹沉了!”
雷兰说的已经很委婉了。
真要让汉军抢收成功,加上本就强的战斗力,以及皇帝尝百草带来的军心,短时间内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交趾上下都只能求神拜佛,指望海上天气不好影响汉军补给,恐怕才能换得一二胜机。
如此险境之中,张议平表现得却相当平静,仿佛已经有了对敌之策。
他只是从甲胄之中,抽出一张军令,交给雷兰:
“你看看吧,本将不识字,看不懂。”
雷兰愣了愣,将军不识字人尽皆知,送来军令时就应该有人在一旁直接念了才是。
他看了几眼内容,便明白了。
张将军不是看不懂,也不是没人念,而是不想懂不想听。
这是高相国发出的军令。
高让在军令之中称,已经将今年土地欠收的百姓人家,往南部运送。
现在则是让张议平接手,并将这些百姓,送到日南郡下属各县之中。
美曰其名,用那些县城的余粮,以及秋收后将要上缴的税赋,进行就地赈济。
如此,便可避免粮食在运输途中的折损。
交趾国富裕,适合种田,但依然会有土地欠收的事情发生。
毕竟导致欠收的原因很多,每年总会点问题。
但没有哪次是特意将人往南部驱赶的,毕竟南部的粮又不是比北部多,没必要这么绕。
因而雷兰当即就明白过来,这是高让的一条毒计。
灾民去了日南郡下属县城,汉军如果还没攻下县城,灾民得到赈济,交趾国得了人心。
甚至能用这些灾民,来延缓汉军的进军速度。
如果汉军攻下县城,也选择赈济灾民,那么汉军就得不到粮草补充,物资补给依然存在问题。
如果汉军攻下县城后驱赶灾民,那更不用说,汉军必会失去人心。
要是这时候,交趾一方再将灾民收纳,并予以赈济,此消彼长之下,汉军不仅更失人心,交趾国中,人心也更齐。
攻心之计啊!
雷兰心中都不由得叹了声。
高相国果然厉害,无论怎么做,汉军都陷入到了被动之中。
这时候,他也明白过来,为什么张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