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西进,西进!!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是,即刻传令诸将,整备粮秣,准备西进!”
    往常他还得想办法,将东胡人的兵马,集到一起,再一波给他灭了。
    现在蒲前部自己就聚在了一起,不是正好给他一波流的机会?
    到时候不仅能取下荆北,甚至还能威胁兖州、豫州!
    “啊?”
    看到皇帝这么猛,竟然直接应下了,提出谏策的巴尼汉,都懵逼了。
    不是,我就是建议一下,咱们不多找几个人商量商量?
    哪有刚建议就立即采纳的道理?
    巴尼汉眉头都结在了一起,要是出事了,他不得负全责?
    “此事事关重大,动辄伤及千万将士。”
    “还请陛下再召集种将军、臧将军、吕主薄,多商讨一二?”
    他自动忽略了敬道荣,大胡子挺讨人喜欢的,就是很明显脑子不大灵光。
    刘恪却当机立断道:
    “自古以来,决策者,一两人足以!”
    “召集众将,也不过是商议再三,最后仍拿不出个章程。”
    “此事就由朕来决定!”
    巴尼汉:啊?
    刘恪没给他多反映的时间,让巴尼汉下去整军,筹集粮秣去了。
    都要跟东胡人拼速度了,还耽搁什么?
    不过刘恪也做了另一手防备,唤来一个传令兵,叮嘱道:
    “你快马出汝南,找到满怀英,若有发现不配合生态调查的宗室,一律软禁,带上前线。”
    “是!”
    传令兵有些摸不着头脑,带宗室上前线干什么?
    那些酒囊饭袋,连在汉军北伐大捷之后,都支棱不起来。
    不是欺男霸女叨扰民间,就是醉生梦死铁废物。
    上前线有什么用?
    还都是不配合生态调查的。
    阵前斩了,激励士气?
    确实能让将士们看到大汉的吏治清明,赏罚有度。
    但对战事有什么改变吗?
    传令兵摸不着头脑,也不明白皇帝为何这么急着要去逮人。
    不过既然皇帝有令,他自然不耽搁,赶紧领命,找了匹快马就走。
    通常来说,一支万人的兵马,从整装收拾,到筹备粮草,再到出征。
    除非你是朱祁镇,出兵跟打游戏似的,二十大军,嘎嘎一顿整,两天就能出兵。
    不然没个四五天,是办不到的。
    若是算上督运粮草的时间,有时候甚至得大半个月。
    可刘恪和归义军这次,从做出决定下令三军,再到眼前整装完成、明日便可出征,一共只用了两天。
    倒不是刘恪突然堡宗化了,或是内政能力出众、调兵遣将如风。
    而是吕奉父在调度上,着实有一手。
    或者说,吕奉父早一步就在筹备粮秣,极大缩短了时间。
    甚至在一开始讲抡语的时候,就开始一边教学生,一边打听那些学子的家庭条件。
    像袁氏这种天下大族的子弟,坐在前面。
    次一级的,稍后一排。
    没身份背景的,坐最后头。
    反正他直接把汝南之中的世家大族势力分布,给摸得一清二楚。
    到了要粮的时候,也轻松。
    伱家孩子坐这么靠前,多给点拜师礼啥的,不过分吧?
    尤其是在大破蒲前光之后,这群世家大族更是没的说。
    该给啥给啥,相当配合。
    而且袁深这个代袁氏家主,也做到了十足的带头作用。
    该说不说,袁氏能屹立数百年,族中确实有点东西。
    “陛下,前线快报!”
    一名传令兵赶到刘恪面前,将一封急报递了过来。
    没了蒲前光大军的追击,十面埋伏不成,只需要应对蒲前部封锁要道的兵马,还是能探出些许情报的。
    “狄邯又中流矢战死了?”
    刘恪哑然无语。
    元福来的时候,带来了狄邯中箭身死的消息。
    敬道荣来的时候,又中箭身死一次。
    巴尼汉后来,也提及了一两句。
    算上这次,只荆北一战,狄邯开始独当一面,就足足死了四次。
    着实有点离谱。
    不过前线能传出这种消息,就说明战事很焦灼。
    这样才给了东胡人假传消息的机会。
    “蒲前部的姚长率兵五万,配合宛城、新野的守军,对狄邯与侯君延所部的主力汉军,形成合围之势.”
    众将听了,都觉得不太妙。
    本来他们这边调集兵马,就有些操之过急,没想到这刚刚调集好人马,还没出城呢,这消息就传来了。
    巴尼汉有几分后悔,如果能多商议几天,等到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好再做判断。
    现在就不太妙了,想要两面合围蒲前部的大军,就得前线的汉军撑住。
    狄邯所部陷入焦灼之境,岳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