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造反而已,多大点事儿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陈伏甲不多做纠结,只是望着被踢开的“人人有田耕”功德箱,有些遗憾:
    “陛下,民间已有献粮之意,陛下为何不取?”
    用股筹换取琼州百姓支持,就攒足了出兵粮草,对交趾百姓都不需要股筹,怎么就不要了呢?
    可不是什么皇帝都对百姓这么有号召力的啊!
    刘恪只是摇头,道:
    “百姓足,则天下足,天下足,则君足。”
    他固然是因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对身份低微的群体有着匪夷所思的号召力。
    但也不代表滥用。
    人都消耗完了,他去号召谁?
    果真如此吗?
    陈伏甲也不确定是否如此,皇帝似乎因为生长于民间,对百姓格外看重。
    不过就目前来说,不额外取用民间粮草,无法扩军,后续北进,极有可能导致兵力不足。
    到时候,面对张议平所率交趾大军,汉军并不能保证稳胜。
    不过这样也能让交趾民间更稳定,再宣扬一波,又是笼络一波人心。
    有得有失,各有各的好,倒也不是不行。
    既然皇帝已经做了决定,必然有其一番用意。
    陈伏甲没多想,又去继续穿行于田野之中。
    这世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苦难。
    有人开个头,就能说得人们共情。
    而那些农人、流民,就此在陈伏甲的巧言之下,各自抱头痛哭,而后更是感念大汉朝廷,齐齐爆发出陛下万岁的声音。
    刘恪乐得如此,田分出去了,满足一点点虚荣心,没问题吧?
    而且人民的声音越大,豪族就越怕,迫降交趾,也就更有把握。
    尽管他登基以来,就打了不少硬仗,但硬打是下下之策。
    打完之后,一块没有生机的烂地,要来做什么呢?
    “报,陛下,琼州急报!!”
    “急报??”
    心中微微有些自得的刘恪,猛然间变了神色。
    琼州急报,难道是后方出了问题?
    “速速呈上。”
    刘恪打开奏疏,从力道十足又不乏优雅的字迹上,就能认出,是箫元常亲手所书。
    能让这么个后勤大管家,亲自写信来报,说明着实是出大问题了。
    难道是琼州的世家,听说他在交趾国打豪族分田地,人人自危,感到不安,从而发起叛乱了?
    不对啊,消息哪能传得这么快?
    就算真叛乱了,没有外援,只凭借世家大族,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以留守在琼州的贾无忌、箫元常、魏季舒、廉汉升的能力,足够守住后方。
    更何况还有何坤从中周旋,以及到处打野机械降神的赵宁。
    难道是东胡八部之中,某一部出兵了?
    或者东胡大可汗亲征?
    刘恪心里火急火燎,却又只能耐着性子,一字一句看下去。
    看完之后,眉头一松。
    “朕还当多大事呢,就这?”
    箫元常在信中说,有人称贾无忌大权独揽,拥兵自重,有不臣之心,想要造反。
    贾无忌作为执金吾,手中有兵权。
    而刘恪临走之前,也特意对他放权。
    贾无忌要是造反的话,没准能成。
    但刘恪没多少担心。
    贾无忌真要造反,根本不会等到现在。
    再说了,他不是已经跟着宇文家造过一次了吗?
    而且刘恪完全想不到贾无忌造反的理由。
    这么个善于明哲保身,时不时还藏几手的老银币,怎么会求死呢?
    多半是那些被贾无忌割疼了的世家,知道现在明着天降正义不行,就想在背后使点绊子。
    “朕的威武大将军还在朝中,有什么好怕的。”
    “告诉元常,这种小事他自己看着办就行,别拿来妨碍朕打仗。”
    造反而已,他自己现在就在带动交趾百姓造交趾的反,多大点事啊,怎么还还咋咋呼呼的。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