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在高高的长山里面挖呀挖呀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个月以来,他们到底挖了多少地道!
    纵然心中惊骇万分,可化成雨还是有太多不解:
    “陈大人,咱们要挖掘这么多地道,还得加以隐蔽,以及各种细致的处理,材料从何而来?”
    刚问出口,他就觉得自己有点犯傻。
    交趾国密林众多,而且汉军正是身处于山林之中。
    和他们以前在琼州城里挖地道不同,什么木材、竹料,直接就地取材。
    “看来你也知道了。”
    “这长山之中,树林遍布,既有高大的树木和竹子,做建材,也有低矮的灌木和藤蔓,做掩护。”
    陈伏甲压低了声音,一幅高深莫测的模样,道:
    “不过,可不仅如此啊!”
    “你在集市之中,和南越土著们兑换银钱,他们可没少拿着木材、竹片之类的东西,来兑换吧?”
    化成雨先是一愣,随后感叹连连。
    没错,皇帝下令和南越土著们互市,价格压得很低,几乎没什么盈利。
    而收购的,却不仅仅是鹿皮、樟脑、草药,这些对汉军有用,或是转手倒卖,又有利可图的东西。
    就连随处可见的木头,都折价收取了不少。
    甚至可以说,这些可以轻松获取的物件,是这些天来,贸易最多的。
    毕竟哪怕家中没有什么值钱的鹿皮、草药,也能去砍点木头。
    当时化成雨还以为,皇帝是为了博取交趾土著们的好感,无所不用其极。
    在那些不明就里,被巴木旦裹挟而走的南越土著们,抵抗汉军时,他甚至还因此骂了好几句白眼狼。
    而实际上,皇帝从在和南越土著们互市的时候,就已经在算计人了??
    这哪是只有汉军在挖地道啊!
    就连数万南越土著,都参与了进来!
    甚至称得上一句“长山全民工程”!
    “不过通过和南越土著们的互市,建材来源,算不上稳定。”
    “更主要的,还是陛下提出来的分工合作。”
    “精确分配每个将士的任务,有人负责挖土,有人负责把土提升上来,有人则负责把土运走倒掉。”
    “每曲、每营,各承包一段。”
    “对于较浅的隧道,挖掘方式为两头掘进,即每隔百尺左右,挖一个十尺的竖井。”
    “然后从竖井内,两头同时向中间开挖,直至汇合。”
    “如此一来,便更为轻松。”
    化成雨又是忍不住,问了声:
    “如此大规模行动,难道不会被发现吗?”
    “若是地道在挖掘时,就被发现,可就无用了啊!”
    难道是靠着侥幸,才成功挖好的?
    陈伏甲笑道:
    “这也赖以市集之功。”
    “市集可不仅仅是在博取南越土著们的好感,让他们帮助我们筹集建材,补足所缺。”
    “同时,也是在以物廉价美的货物,吸引南越土著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把心思,放在买卖上面。”
    “从而让在山林里挖掘的将士们,更为隐蔽,更不容易被发现。”
    “咱们这些地道,都是从与市集相逆的方向,开始挖的。”
    “就连一些挖掘地道的必须用具,也能以运输货物为由,从日南郡运来。”
    “大宗的物资运输,也因为市集的大量供货,而不会引起交趾细作的警惕。”
    陈伏甲又是傲然的道了句:
    “区区长山密林,在陛下面前,还是不足一提。”
    话里话外,他都没离开皇帝,但这言语表情,倒像是在炫耀自己。
    在他看来,不管他提出开设市集,与南越土著互市时,是什么想法。
    反正市集不仅博得了南越土著们的好感,也在挖地道之中,贡献颇多!
    那他就是有功的!
    化成雨倒是没被陈伏甲忽悠,知道功劳在谁。
    不必多说,这无比精密的挖地道方式,肯定和南越土话、南越文化一样,是陛下在民间深入学习的。
    一直默默在旁边的李景绩,则长长呼出了一口气。
    他知道挖地道的事情,也一直有参与其中。
    但没想到其中有这么多弯弯绕绕。
    从他读过的书中,挖地道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
    《墨子·备穴》就有言,如果敌军开凿地道攻城,守军也应径直迎敌,针对敌穴方向开凿地道,以穴攻穴,把敌军消灭在地下。
    为了及时了解敌穴情况,每个井穴口派狗执勤,以“审之穴之所在,凿穴以迎之”!
    几百年前,与昭烈皇帝亦敌亦友的曹侯,根据史书记载,也是穴攻高手。
    著名的亳州古道,就曾是曹侯出于军事需要,专门修筑的地下军事战道。
    最初用于运送士兵,后用在了攻城、撤退、联络、伏击,等各个方面。
    然而万万没想到,当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