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虽远必救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指着像之前一样,仍旧大胜。
    毕竟战争这个东西,互有胜负是很正常的,没有人能保证百战百胜。
    反而只要固守,拖到大可汗老死病死,这一仗总归是能赢的。
    “固守康海郡城?”
    “这康海郡城兵多将广,粮秣丰足,自然受得住。”
    “可逐溪县正在被围困,已有三月,也能受得住吗?”
    刘恪再问:
    “雷兰,你怎么看?”
    向来喜欢行险,具有冒险精神的雷兰,此时也是皱了皱眉,拱手道:
    “末将附议。”
    刘恪一脸木然,继续问:
    “巴尼汉,伱怎么看?”
    巴尼汉年岁不大,城府不深,但不代表他没有战略眼光。
    怎么看,固守都是最好的选择了。
    “末将可带族人从山地走琼州运粮,但依照目前形势来看,固守康海郡城,是最好的选择。”
    巴尼汉没提逐溪县的事,救不了,完全救不了。
    刘恪望向狄邯:
    “狄邯,你怎么看?”
    半张面具遮着脸的狄邯,看不出有什么表情,只是肃声道:
    “末将请命,领军击破乞颜金瀚所部。”
    他也没提逐溪县和岳少谦。
    徐闻县已失,若是再救援逐溪县,只会顾此失彼。
    守城的同时,想办法击破乞颜金瀚所部,削弱东胡人的兵马,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
    刘恪的目光跳过狄邯,问向化成雨:
    “你怎么看?”
    化成雨一怔,平日里他是不怎么说话的,毕竟统兵能力不行,基本和典褚一样,充当亲信。
    可现在.
    所幸他不傻,皇帝问了一路,说明这一路上的答复,都不是皇帝心里所想的。
    当即他也明白,皇帝是想救援逐溪县和岳少谦。
    最开始汉军登陆高州的时候,就是这么计划的。
    先在徐闻县,盯着乞颜大显所部打,打出优势后,保证不被东胡人三路合围,再救援岳少谦。
    现在不仅仅是打出了优势,更是直接打没了一路,东胡人就剩两路兵马,完全可以救援岳少谦。
    可徐闻县丢了,着实又不好再救。
    “末将觉得,应该”
    化成雨看了眼众将,还是觉得得说出皇帝的心里话:
    “应该发兵救援逐溪县。”
    “不错。”
    “化成雨说的是。”
    见终于有人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了,刘恪连声道:
    “朕在登陆高州时,众将就提议,率先支援被大军围城的逐溪县。”
    “现在乞颜大显所部已然丧亡,康海郡城之围已解,我军士气高涨。”
    “不就是丢了个徐闻县,为何就得固守,就不能救了呢?”
    李景绩想要谏言,被刘恪又按了回去。
    刘恪话音一转,未有再提及岳少谦与逐溪县,而是开始讲起了历史:
    “当年耿恭以百人守金蒲,疏勒二城,抵御北匈奴的进攻,如此以少打多,坚守了整整一年。”
    “期间,孝明皇帝驾崩,车师国背叛,耿恭粮尽,宁死不降。”
    “而孝章皇帝继位后,朝中展开了一场,是否救援耿恭部队的讨论。”
    “有人从国力角度说明,发兵千万人,去救残兵,不太值得。”
    “而且说不定等支援赶到时,他们就尸骨无存了。”
    “这个时候,司徒鲍昱站了出来。”
    “言称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此际若不救之,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
    “于是孝章皇帝,力排众议,发兵救援。”
    “那时耿恭所部仅剩二十六人,待到回抵玉门时,仅剩下十三人。”
    刘恪缓缓地环视着四周,目光深邃,脸上却不露丝毫惊慌。
    他紧抿着双唇,宛若石像一般沉,缓缓道:
    “如今岳少谦以少数兵马,驻守孤城,抵御大可汗亲率的东胡大军。”
    “日夜难眠,饮尿食甲。”
    “当时李卿请救逐溪县,朕力排众议,要发兵徐闻县。”
    “言称信得过岳少保,也信得过逐溪县的将士们,等到解决一路兵马,不再有被三路齐攻之危后,再行救援。”
    “三个月,足足三个月。”
    “逐溪县的岳少谦,和将士们,以县城的小土墙,为朕争取了三个月的时间。”
    “他们对得起朕的信任。”
    “若是不救,朕又对得起他们的信任吗?”
    “东胡人大举南下,倘若不发兵支援,大汉有何面目面对天下百姓,朝廷还有何面目面对浴血将士,朕又有何面目面对列位大汉先帝?”
    “胡虏在侵犯我大汉疆土,杀害我大汉子民时,还有谁愿守卫疆土,为国捐躯啊!”
    马成岩见状不忍,他是岳少谦提拔,也一直盼着逐溪县的围困,能像康海郡城一样,迎刃而解。
    但如今着实不是时候。
    “陛下,彼一时,此一时啊!”
    众将也是这么个想法。
    不是不救,着实救援不是最好的选择。
    刘恪点了点头,从容而坚定地下令:
    “不错,此一时,彼一时。”
    “当日陈伏甲使夷州,饱受羞辱,曾提及我朝先贤陈汤之言。”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如今这大汉,在大可汗的亲征下,岌岌可危,强不强,相信你们比朕还清楚。”
    “对付夷州,打一打交趾,还算得上虽远必诛。”
    “可对上这如日中天,大势所在的东胡呢?”
    “大汉不过是弱汉。”
    “但这弱汉,也是大汉!”
    “传朕命令,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凡我大汉子民,虽远必救!”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