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分,也不错。
没想到,皇帝竟然打算亲自出海经营?!
他心中顿时有了千百个念头。
这海上丝绸之路,只怕真不一般。
哪怕盈利不足,只要皇帝亲自打开第一个站点,也足以开拓出朝廷日后的大方向。
只要他在其中,多多加以投入,必然大有收获。
刘恪则是陷入深思。
没想到在这生态调查的档口,竟然是宗室跳了出来。
倒也并非出乎意料。
三番两次兴复汉室,以至于人们都觉得,刘氏真有天命在身。
只要你姓刘,就能给人一种钦定的感觉。
但这也是问题所在。
宗室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尾大不掉。
老朱家就是前车之鉴。
一大堆不太干人事的宗室,给明末都整成养猪模式了。
碗哥的第十个儿子朱檀,暴虐荒淫沉迷修仙,搞了九十九个小孩儿,割了牛子用来炼丹。
老二朱樉也不当人,滥用私刑作恶多端,结果被三个老妇毒死了。
后来的嘉靖皇帝,当真无愧是差点把朱棣给扔出太庙的孝子贤孙。
身体力行的致敬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祖宗。
不仅用宫女天葵修仙,还差点给宫女捂死了。
巧了,这嘉靖皇帝,正好也是小宗继位。
刘恪是想对宗室严加管束的。
尤其是大汉这个背景之下。
你是刘姓宗室,那就有可能继承大统。
光武帝、昭烈帝,这都不是大宗。
甚至刘恪老爹这一脉,也是小宗。
十个宗室九个草包,还有一个想当皇帝。
想来想去,刘恪觉得类似淮南王刘安之类的宗室,是最好的。
能发明豆腐、豆浆,还乘热气球,对科学有一定探究精神。
吃饱喝足,你可以去搞科研嘛!
但刘安这玩意儿最后,选择了造反。
立场就有问题。
“何卿,我大汉宗室之中,当首推何人?”
刘恪想找找有没有先例。
毕竟他对大汉的了解只有东汉西汉,而这个位面近千年的大汉,他仅仅了解一半。
何坤毫不犹豫道:
“宋王。”
这个位面的汉人,说起吴王,就会想到孙权,或是赐姓之后的刘权。
毕竟是如同伊尹、霍光一样的人物,在昭烈帝离世之后,尽心尽力辅佐着孝怀皇帝。
十万这人,干别的或许不太行。
但守成、经营,平衡世家关系,还真有一手。
可要是说起宋王.
刘恪表示不知道啊。
何坤见皇帝愣神,便多说了一句:
“宋王刘裕,刘寄奴。”
“刘裕啊”
刘恪下意识念叨了一句。
他身上还有刘裕的【樗蒲倾产】天命呢!
没想到在这个位面,刘裕也曾有过一番活跃。
在何坤的一番讲述之下,刘恪深入了解了这个位面刘裕的事迹。
大抵上,就是一个扶大厦于将倾的猛男宗室。
昭烈帝兴复汉室之后,汉室续了三百来年。
因为连续三任皇帝暴毙,继承方面出了乱子。
于是各地的藩王拥兵自重。
这时候北方异族很强势,趁着大汉各地的藩王拥兵自重的时候,纷纷南下。
然后刘裕横空出世。
辅佐刚登基的少帝,一路北逐胡虏。
把各路蛮夷都给打回到了老家。
大汉这才又续了起来。
至于刘裕的事迹,不太为人所知,也很正常。
首先,就是刘裕的身份。
虽说也能勉勉强强,算是汉室宗亲。
但多少有点远,直接奔到了高皇帝的弟弟刘交一脉。
以至于刘裕的出身,差了一点,而且文化低,不被读书人喜欢。
而且是干翻了蛮夷的猛男。
东胡八部南下之后,自然不想再看到有如刘裕一样的宗室,突然崛起,又给他们赶回去老家。
自然有意隐藏其事迹。
还有比较重要一点,后来的一部分汉家皇帝,其实心里还是挺忌惮刘裕这种猛男。
以刘裕的功绩、能耐,以及身份,是完全能够施行废立,自己当皇帝的。
相当于刘氏的周公。
“这样啊”
刘恪陷入沉思,能不能就刘裕,做一些文章呢?
把宗室放在打仗上、开疆拓土的定位,其实也可以。
像是碗哥原本的打算,就是让宗室作为大明对北方异族的防线。
就在这时,有急报传来。
化成雨缚着满怀英,求见于皇帝。
何坤见此,急忙道:
“臣先告退。”
刘恪挥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