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君视臣如手足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油态,储存时间延长了许多。”
    “哦?”
    刘恪有些好奇,朝廷里就缺这种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匠人:“这是谁想出的办法?”
    小老头结结巴巴道:“是....洋人。”
    “洋人?”
    “据说是东边很远的地方,跨重洋大海而来,所以我们叫他们洋人。”
    “他们是商人,还带来了不少新奇的作物。”
    刘恪对这个世界的西方有了一个新认知,难道已经开始大航海了?
    想到岑扁吃菠萝叶子吃到脑子都掉了,他心中一动:
    “这里的仓库储存了那些新奇作物吗?”
    小老头点头道:
    “存了一些,之前岑氏也想过种植,但夷州之中没有人懂得那些作物的种植方法,种死了几片地之后,就放弃了。”
    “让朕看看。”
    小老头当即拿了一筐作物来,有些坏的,发芽的,有分辨不出的,而刘恪第一时间注意到了两个东西。
    红薯,玉米。
    差个土豆,穿越者三大作物就齐了。
    毕竟是能提高粮产的东西,刘恪自然很馋。
    琼州是产粮大州,得益于比他上辈子更加大的面积,以及这段架空时期数百年间的开荒。
    除此之外,良好的气候也是影响因素之一,种下的水稻能做到一年三熟。
    但天底下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是琼州。
    要打仗,要养民,粮食不可或缺。
    现在手上有红薯、玉米,但还有一个问题。
    不会种。
    岑氏尝试后,失败了。
    而刘恪手上,也没什么农业方面的人才。
    “要不要试试抽康乾的红薯盛世,或者穗宗的玉米晓夫?”
    这两个可是针对红薯、玉米的特攻天命。
    “算了,先把这些装船,赶紧回琼州操演将士!”
    刘恪发号施令,现在已经是争分夺秒。
    不仅要将夷州的大量舰船开回琼州,还得抓紧时间训练更多的水师士卒。
    这样才能在普六茹部的大封锁之中,杀出一条生路。
    “这个也带上。”
    “啊?”
    小老头愣了愣,就被典褚扛到了船上。
    除了舰船,这造船厂里大量的工匠,也是极为宝贵的财富。
    能带走的都得带走,只怕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会再来夷州了。
    夷州的舰船储量着实惊人。
    “飞云”、“盖海”都是五层楼船,可乘坐约三千士卒,扬起的风帆能伸展开几十米,船上有一层抵御敌人攻击的矮墙。
    造船厂里其实还一直流传着“仲谋之船”的疑惑。
    这两艘楼船是当年大汉吴王的座驾,但数百年下来不断更换,全船上下没一个零件是当年的模样,那么到底算不算“飞云”、“盖海”呢?
    除了大型、中型船只之外,还有一百二十艘小船,其中还有较为新式的刀鱼船。
    甘文禁是看得爱不释手,用他的话来说,大船坐着迷糊,小船才最适合水战。
    如果刘恪没见着甘文禁在大型商船上上吐下泻头重脚轻的模样,还真就信了。
    很快船队就驶离了夷州。
    陈伏甲站在船头上,望着越来越远的海岸线,心中还是不解:
    “陛下为何要揽下斩杀岑扁之事,还要百般羞辱,这只会让夷州民心思动啊!”
    盖海号坐着确实稳当,刘恪轻轻呼吸,感受这片海域的波涛。
    “那朕应该怎么做,才能保证夷州不发生叛乱?”
    陈伏甲思索道:“若是以岑扁为夷州刺史,大加安抚,且留下足够的汉军驻守,再派遣能吏分权,当有五成把握安定夷州。”
    刘恪轻笑道:“五成?”
    “既然只有五成之数,朕为何不让能吏治理琼州,让汉军在琼州抵御东胡?”
    “非要让他们在这隔海相望的夷州,若是真生了叛乱,岂不是无一人得存?”
    “陛下......”
    陈伏甲还要再说。
    理论上是这么回事,但好好的一州之地,就这么一兵一卒都不留下,还任用岑水为刺史,这不明白着迟早得叛乱吗?
    刘恪摆了摆手:
    “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人心换人心哪!”
    “朕曾言爱卿若出使成功,当以国士相待。”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难道这一国之士,还比不上区区五成之数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