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几十年后的今天,这种现象不复存在,但“白鲨”一词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
当时,美国的种族主义气氛浓重,NBA因为大量出现黑人球迷而流失了大量中产阶级观众。他们认为篮球比赛“太黑了,不好看”。其实,关键不是不好看,而是“太黑了”。
这时,外界意识到于飞对杜兰特真的很严格。
而杜兰特在打出一场好球之后,也散发出年轻人式的意气风发。
他自豪地谈论自己的比赛,面对于飞给出的95分的评分,他说:“我给自己打90分。”
然后,大家又会想,不是于飞对他要求高,而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本来就很高。
波什经过赛季初的数据萎缩和伤病之后,在新年到来时全面融入了超音速的战术体系。
因为球队不再要求他硬站外线。
他能投三分,但还没有完全转化为空间型内线。他依旧保留了猛龙时期的核心能力,只是在赛季初差点把自己打得退化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波什才是罗伊受伤的最多受益者。
本来超音速是不需要波什发挥核心之力的,现在罗伊伤了,外线双核变成一个,于飞转型之后,已经不要求身边的内线全部成为夸梅布朗这样的工具人。
这种不盘剥队友发挥空间的大核打法被卡尔誉为持球核心的终极形态。
而于飞转型成功的红利,在罗伊受伤之际,被波什吃到了。
只看新年之后的数据,波什场均数据达到22分10篮板,比起猛龙时期不遑多让,而于飞在初期的爆发之后,场均得分逐渐从30分下降到28分,而且,按照他现在的得分势头,最终可能下降到26分左右。
本该猛吃罗伊受伤红利的杜兰特,虽然打上了梦寐以求的三号位,但他的球权没有增加,战术地位也没有增加,反倒是对他拿球后的条条框框增加了。
于飞对他的要求也变本加厉。
因此,大多时候,杜兰特是挣扎与痛苦的。
他不是于飞。
他无法做到于飞在三号位做的那些事,他有自己的特点。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进攻,而于飞对球权的掌控力远强于罗伊,他所受到的禁锢远比罗伊在时更大。
但杜兰特真的没有资格抱怨。
因为于飞限制他不是为了打压他,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为了让他变得更好。
证据就是杜兰特在出任三号位后,场均助攻从2个增加到4个,虽然失误数也增加了,但这恰恰说明他支配球的机会比以前多了。
看到这个情形,耐克当然坐不住。
当杜兰特以“担心被于飞责骂”为由拒绝赛前采访时,耐克开始炒作于飞霸凌与打压队友给自己牟利。
可是他们炒作了半天,发现于飞的场均出手数不仅没有增加,还呈现出缓慢的下滑趋势。
倒是克里斯波什的场均出手数渐渐增加到每场15次出手。
所以,最后是波什这个来抱大腿的打压了杜兰特吗?
这种倒反天罡的结论只会惹人嘲笑,于飞打压杜兰特的舆论不了了之。
但关于于飞严厉带队,并且拒绝任何人超脱体系之外的声音却渐渐变大。
幕后有一股力量,他们迫切需要在于飞这个全方位立体的防御中撕破一个缺口,如此才能打破唯一帝国给于飞塑造的神圣形象。
ESPN的资深作家查理罗森在于飞给杜兰特打95分之后写道:“弗莱于正在变成当代的奥斯卡罗伯特森。重要的不是你的表现,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按他的计划打球。一切计划外的事情都是不允许的。”
超音速的更衣室里,氛围与外界完全不同。
基本没人谈论评分的事,倒是有很多人在聊推特。
夸梅布朗最近发现,有一个名叫“quiresultan”的推特账号异常活跃。
每当布朗发一条自吹自捧的推特时,这个号就会快速过来留言,并且,内容通常是贬低他的。
“我也见过这个账号。”小奥说,“他在NBA相关的话题下很出名。”
“这个家伙连弗莱都攻击,他到底是谁的球迷啊?”
“看起来像是勒布朗的球迷。”
闻言,布朗说:“这就正常了,只有那个人的球迷才会这样。”
杜兰特敏感地听着队友讨论着自己的互联网化身,心中不免窃喜。
他可以在屏幕外无所顾忌的辱骂别人,但对方却不知道自己是谁,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拉黑。
那又怎么样?他既然可以有一个化身,就可以有两个和三个。
这样毫无保留地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对杜兰特来说是一剂良药,他的压力太大了。
罗伊受伤后,于飞好像失去了某种束缚,毫无保留地将他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
就好像一个望子成龙的严父,但那不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