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火箭炮和持械权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限制道:
    “只有公士以上身份、有持械权的人,才能持有火铳。”
    “而且铳管不能超过一尺,火铳整体长度不能低于一尺。”
    “这种火铳的射程会很有限,而且不方便隐蔽,只能用于防身。”
    有关火铳的两个一尺限制,被他提了出来。
    在大明境内公开售卖的火器,以后都要遵守这个规范。
    唯有境外、塞外,会更放开一点。
    一尺铳管的火铳,此时的有效射程基本不会超过五十米,远距离威胁不会大,只能作为防身自卫武器。
    全长一尺以上,则是为了避免有人把火铳造得太小,突然取出来作为近距离刺杀武器。
    朱由检想用部分开放的形式,促进手铳、短铳发展。再把它们的技术移植到长铳上,提升大明火器的威力。
    例如他一直头疼的燧发火铳打火成功率问题,就有可能在火铳开放后被解决。那些有兴趣钻研的人,会想出更多的办法来。
    毕懋康作为一个文官,本能地不希望民间武器泛滥。他对此还要反对时,朱由检突然问他道:
    “这次北直隶兵马调动,不少人想办法买火器吧?”
    “装备院生产的武器有没有流失,后勤部存放的武器有没有被卖出去?”
    这让他一时无言回答,因为他不敢保证没有一把火器流出去。
    朝廷兵马大规模调动,防备建虏入侵北直隶。北直隶的士绅自然想办法钻营,想买些武器防身。
    在朝鲜和大凌河堡的士兵不断用火器射杀建虏后,他这个装备部长,没少被人询问。
    其中还有不少家族是有交情的,他拒绝时开口都不容易。
    而且他敢肯定,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狠心拒绝,私下里一定有火器流出去。
    甚至一些贪财的官员,有可能把库存武器卖出去。
    这让他只能沉默,没有回答皇帝的话语。
    朱由检对此暂时没有深究,轻描淡写地向毕懋康等人道:
    “想要武器防身情有可原,每个人都有保卫自身的权力。”
    “但是该持有什么武器要规范,不能把狙击火铳那样的东西流出去。”
    “手铳、短铳就不错,装备院研究一下,把民间允许持有的武器和数量列出来。”
    “不符合这个规范的,让他们限期交上来。”
    “没有持械权的,也不得私自藏有武器。”
    然后又向在刺探朝鲜情报上立功、在旁边随行的锦衣卫指挥使郑士毅道:
    “锦衣卫也要按照这个规范,在武道比赛项目中,增加射击比赛。”
    “能合法持有火铳的,皆有资格参与。”
    “不能私自持有的,也能在射击馆训练。”
    鼓励民间练习火铳,让更多的人成为后备兵员。
    并且在其他人离开后,又交给了郑士毅收缴民间不合规武器的任务。打算顺着火器上的编号,查查它们是怎么流出去。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