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宫女出宫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明的嫔妃大多出自小门小户的良家女。周皇后的父亲就曾靠算命谋生,李太后的父亲是个泥瓦匠。
    她们出身的家庭都算不上富贵,但是能够迁到京城,也不能说贫困,可以称得上恒产者。
    也只有这种不愁吃喝的家庭,才能给女子提供充足的营养,培养出能选入宫的淑女。
    朱由检打算把大明塑造成恒产者为主的国度,自然要拉拢恒产者,规定从恒产家庭挑选良家女。
    至于卫所,则是他在军队的基本盘,同样也要拉拢。而且卫所世官和军士都有世业田,同样能称得上恒产者。
    将来大明的皇后,要从这些家庭选。嫔妃则因为以后要和内藩、外藩联姻,还会有一些出身贵族家庭。
    但是为了防止外戚乱政,她们基本是没有机会成为皇后的。甚至朱由检会规定,不许她们的家人在京城常居。避免这些人仗着家族势力,在后宫胡作非为。
    这些考量,周皇后自然不知道。她只是对皇帝拒绝采选淑女,感到有些不快。
    宫里近期怀孕的蒙古嫔妃已经有三个人,几乎可以肯定诞下庶子。不把她们的气焰打下去,以后她儿子的地位就可能受威胁。
    所以她才会挺着大肚子,为皇帝采选淑女侍寝。
    被皇帝拒绝之后,眉头也紧蹙起来。
    看着她有些皱眉的模样,朱由检哈哈大笑,摸了摸她的眉毛,说道:
    “采选淑女不必,但是能挑些人侍寝。”
    “先帝离去已经一年多了,他的旧人也都已经安置。”
    “可以从宫里的女官和宫女中选人,作为选侍侍寝。”
    “这件事由皇后主持,朕和你一起挑选。”
    “宫中三十岁以下的,都要参加选拔。”
    周皇后被皇帝逗得有些发笑,继而又为皇帝感到委屈。
    因为在此时的人看来,二十岁以上就能称得上年龄大。宫里采选淑女时,通常只选十三到十六岁的人。
    皇帝要把选侍的年龄放宽到三十岁,显然是为了迁就她,应她的要求增加一些侍寝的人。
    而且这些人过几年就会老去,不可能威胁她的地位。
    这让她的心里既是感到甜蜜,又觉得皇帝受了委屈。打算过几年选淑女时好好选,给皇帝挑选几个美人――
    最好还要有擅长乐器的,把田秀英那个狐狸精比下去。
    朱由检不知皇后的想法,但是他自己没觉得有什么委屈。因为在他看来三十岁还称不上年龄大,还很适合生育。
    而且有些女子会在长开后才漂亮,他的审美也和这时的人不大一样。所以决定和皇后一起挑选,把符合自己审美的人选出来。
    这些人都会被放在坤宁宫,有子女后才会安排独立宫室居住。没有子女的过些年不再侍寝后,还能作为皇后的女官,帮她稳固后位。
    这件事由皇后主持,而且不惊动民间,因此进展很快。
    各宫三十岁以下的,都换上最好看的衣服,在皇帝和皇后面前走了一遍。
    朱由检和周皇后一起,挑选了八个宫女做选侍。她们都被放在坤宁宫,轮流在乾清宫旁边的青霞室随侍,在皇帝需要时侍寝。
    那些没被选上、也没有被提升为女官的二十五岁以上宫女,不管心里怎么想,都必须离开皇宫,离开这片她们生活很多年的小天地。
    一些年满二十二岁的宫女,也提交了申请,打算出宫任职。
    这些人能回家的大多回家,很多人在领了遣散费后就迫不及待地离开。朱由检担心她们的安全,吩咐锦衣卫发文,让各地的人照看。如果这些人回乡后受了委屈,可以重新返京,由女官处安排。
    那些不能或不愿回乡的,出宫后就要接受女官处的安排。
    京城的锦衣卫和御营、京营,也开始登记没成婚或丧偶的将士,打算在明年元宵节为他们举办相亲会。
    不过也有些宫女不愿成婚,或者自觉年纪大了不可能嫁出去,她们被安排去内府监下属的服务集团,或者尚衣监下属的服装工坊,做些服务和女红的活计。
    总之,这些人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有些年龄特别大的,还被安排到一个皇庄,作为她们的养老院。
    宫中最终剩下的宫女,只有六百多人。大多是天启年间选进的,年龄不到二十岁。
    她们大多是后宫嫔妃的侍女,不再做粗使杂役。
    朱由检让宫正司的女官加强对她们的培养,挑选愿意留宫的人做女官。
    并且还要求定下她们的级别、给她们发放俸禄、改善居住条件。
    在宫女数量减少后,这些人大多能住四人间,女官还能住双人间甚至单间、有可能拥有侍女。
    种种措施下来,留下的宫女情绪都很稳定。
    一是她们的条件改善了,以后还有俸禄。
    二是她们看到了出宫的机会,年满二十二岁就能申请。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