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打火机和流民迁徙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尽快分馏出煤油,制作煤油打火机和煤油灯。”
    “还有那种易爆的汽油,可以制作燃烧弹,从城墙和热气球上投掷。”
    “柴油可以除锈,还可以用来燃烧。重油也可以烧。”
    “沥青可以铺路,让太仆寺一起派人,摸索沥青路面。”
    从煤油上面发现了一个大产业,朱由检极为激动。
    虽然以现在的条件,石油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无法充分利用,但是煤油的提炼,就能撑起这个行业。
    而且他还想到了后世烧重油的蒸汽轮机,打算把煤炭、重油等燃料一起用上,尝试制作蒸汽机――
    但凡能提高一点效率,能让蒸汽机实用化。大明的工业就有了稳定动力,能发生工业革命。
    还有就是炼钢,如今的炼焦技术不成熟,用煤炭冶炼钢铁质量非常差。
    但是用木炭的话,又太消耗木材。
    遵化铁冶就是因为周围的木材用完,不得不宣布封闭。
    如果能用柴油或重油炼钢,就可能重新开起来。
    或者在陕西、山西等地寻找铁矿,在那里冶炼钢铁。
    想到这里,朱由检又下了命令,除了延长之外,其它地方也要寻找石油,发展石油冶炼。
    这一连串行业,还有已经准备铺开的蜂窝煤。让朱由检在内府监成立了能源集团,专门负责煤炭、石油等相关产业。
    命令下达之后,内府监掌印王承恩,很快安排人员,准备前往陕西。
    此时的陕西那边,已经到处是灾民。
    在秋粮绝收之后,去年就已经遭受一次大灾的陕西,普通民户是彻底活不下去了。
    若非朝廷下旨把府县转为都司卫所,估计陕西各地,已经流民遍地。
    但是即使如此,也仍旧有很多人当流民。
    他们大多是不愿被编入卫所、不想加入军民卫的人。
    毕竟以前的卫所,里面都是军户。他们的处境比普通民户还要惨,他们可不愿意。
    这些人宁愿违抗朝廷的命令逃荒,也不愿老老实实留在原地,按朝廷的命令迁徙。
    面对这种情况,早已七月份就得到消息的延绥巡抚朱童蒙,在八月颁布了延绥都护府命令:
    所有卫所兵丁全部发动,把逃荒的流民第一批编入卫所迁徙。
    延安卫的李三水,就这样被派了出去。
    他家是大明立国之初,就迁徙来的军户,也因此日子过得特别苦。早已丧失了土地,在给军官当佃户。
    到了如今,李家可谓是穷得叮当响,家里父母和哥哥李大金、李二木都穷死了,如今只有他一个人。
    眼看年过三十,还没有讨到媳妇,李三水觉得李家这一代多半就要绝户。这让他有了逃离卫所的想法,想摆脱这种暗无天日的日子。
    但是身为军户,他一旦逃亡当流民,那就会成逃兵。被抓到后斩了,也没地方说理。
    所以他一直没有下定决心,直到今年绝收。
    “粮食一粒都收不到,还要给张百户交租子。”
    “不如赶紧逃了,免得被他逼死!”
    看着干枯的禾苗,李三水哭了一场,下决心从这里逃离。
    但是还没等他收拾好逃荒的行礼,就突然听到一个消息:
    今年的租子免了,以前拖欠的也不用交。
    所有卫所壮丁,全部编入军队。
    只要加入军中,就有饱饭可吃。
    李三水本来还不相信这样的好事,担心这是要让自己上战场,但是张百户讲的一席话,打消了他的担心:
    “延绥巡抚命令,所有延安府的流民,全部编入延安卫。”
    “抓到十户封甲长,抓到百户封保长。”
    “都快过来领武器,咱们一起去抓流民!”
    指挥着他的家丁,给众人发放兵器。
    身为张百户的佃户,李三水知道他向来是无利不起早,而且对上战场怕得要死。
    连他都敢拿着武器出发,看来真的是抓流民。
    这让他浑浑噩噩之下领了武器,进入延安府中,抓捕逃荒的流民。
    和他想象的抓捕过程不一样,抓捕流民的时候,根本没动兵器。
    张百户也不知道从找来了粮食,煮了一锅稀粥,就把流民吸引了过来。
    然后给流民发放了号牌,这些人就被抓了。
    以后要凭借号牌,每日排队领饭。
    流民逃荒就是为了饭吃,听到拿着号牌就能领饭,很多人根本没有反抗,就这样编入了卫所。
    李三水等军户需要注意的,是那些吃饱了还不肯老实的人。
    好在这样的人不多,李三水还能震慑住,尤其是张百户任命他为甲长,并且嘱咐他从麾下流民中、挑选强壮的做副甲长后。
    这些人得了职位,顿时感觉和别人不同了。仗着副甲长的身份作威作福,吃得也比普通流民好一点。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