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一代完人刘宗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领会了这一点。打算把这些内容,灌输给报刊行业的所有人。
    钱嘉徵也在把节录的文稿确定后,很快拿到了皇帝这边。
    朱由检看到后读了一遍,对他极为称赞。因为这篇节录的文稿,去除了刘宗周的一些议论,却把他称赞自己的内容,完全保留下来。
    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在摘选节录之后,这篇文章读着仍然很通顺。如果不特意指出的话,会让人认为是完整的奏疏。
    这让朱由检对钱嘉徵很是满意,认为他领会了自己的意思,是一位合格的主编。所以他说道:
    “这篇文章的作者可以写刘宗周,编辑可以写你的名字。”
    “它是共同创作,你同样可以留名。”
    钱嘉徵却不愿留这个名,认为自己这样做有点不道义,推辞道:
    “留名的事情就算了。”
    “臣为陛下做事,不奢求这个名声。”
    觉得自己做这种事,名声一定不会好。
    朱由检听出了他的意思,对此没有强求,想了一下说道:
    “那你就起个笔名吧,以后在编辑或撰稿时,都可以使用笔名。”
    “大明通讯社的报刊现在只是刊发奏疏,但是以后会总结一些新闻,同样刊发在上面。”
    “你作为主编也可以写稿子,同样获得稿费。”
    “起个笔名会方便点。”
    让钱嘉徵起个笔名,作为他的代称。
    而且嘱咐王承恩和方弘瓒道:
    “钱卿家不但能以笔名做编辑,还可以用笔名写文章,发表在其它报纸上。”
    “你们要和报业协会商量一下,笔名要怎么规范,每个人能有多少笔名、如何身份溯源。”
    然后又面向钱嘉徵,向他道:
    “以后钱卿家就能在做主编时,同时写些文章了。”
    “如果有想发表的意见,可以刊登在其它报纸上。”
    这样谆谆嘱咐,而且切实解决了问题,让钱嘉徵很是感动。方才写文章时的一点不甘愿,也很快烟消云散――
    皇帝这样通情达理,他就是冲着知遇之恩,也要帮皇帝做好这件事。
    区区奏疏节录,又算得了什么。文书房写的奏疏略节,还不是完全摘抄原文呢。
    自己完全从原文摘录,能有什么问题?
    就是刘宗周质问,自己也能说这篇奏疏就是他写的。
    可以说,在过了心理这一关后,钱嘉徵很快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编辑。知道了自己在主编位置上,应该要做什么。
    朱由检在安排了这些事情,嘱咐他们不要忘记给刘宗周付稿费后。让他们连夜印刷,传播这份奏疏。
    二月十一日早,京城的大街小巷,便布满了报纸,而且头版头条都是一样,那就是刘宗周的《致君尧舜疏》。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