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拆分朝鲜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助呢?”
    “朝鲜想去的大臣,也能一并带过去。”
    李倧脸上闪过一丝惊愕,继而脸上闪过沉痛之色,回应道:
    “国家处于危难之中,作为君王怎么能够离开呢?”
    “劳烦上国遣使册封,孤王翘首以待!”
    “世子在京城中,劳烦上国照看。”
    担心自己去了大明回不来,拒绝了这个建议。
    同时又指出自己已经派遣了世子过去,向大明表明了诚意。
    鹿善继听闻此言,知道李倧对大明还不是完全信任。不过这件事属于有枣没枣打两杆,他勉强认同了李倧的说法,嘱咐道:
    “册封亲王,和之前册封外藩君王不同,殿下要准备好相应器物、符合大明礼节。”
    “以前赐下的印信也要收回,这次重新更换。”
    “还有遣使朝贡之事,万万不可怠慢。”
    “陛下因为朝鲜遭遇虏患特免三年贡赋,但是殿下身为臣子,也要表示出诚意来。”
    这是李倧很难受的一点,因为大明皇帝要求他按照十一税缴贡赋,把朝鲜赋税的十分之一上缴。
    虽然这三年因为虏患免了,但是以后平定建虏了,他每年都要上缴,而且还得负责大明驻军的花费。
    这是新加的各种条件中最苛刻的,让他对于之前没有接受内附大明,隐隐有些后悔。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只要能保住自己的王位,大明提出什么条件他都愿意接受。
    他向鹿善继恳求道:
    “朝鲜国小民弱,实在无力抗虏。”
    “鹿先生一定要向朝廷说明,请朝廷早日派大军来。”
    希望大明能像平定壬辰倭乱一样,再次救朝鲜于水火。不过鹿善继却知道,朝廷并无向朝鲜派遣更多军队的打算,甚至希望朝鲜能一直拖住建虏。
    不过这种话显然不能直接说,他在斟酌之后回应道:
    “朝廷已经下令,将海军第一舰队尽数调来朝鲜。”
    “只要海上不结出厚冰,殿下就不用担心安危。”
    首先向李倧做出了安全保证,又虚言道:
    “辽东那边已经出动大军,建虏不日就会被迫回援。”
    “东江镇、宁远伯国等地也归洪总督调遣,帮助朝鲜抗虏。”
    “但是朝鲜也要自救,朝廷的意思是,鼓励义兵抗虏,给有功者册封爵位。”
    “之前沟通的崔将军封爵之事,请殿下立刻兑现!”
    这是鹿善继很不满的一个地方,崔南伊封爵的命令朝廷早就下了,要兑现悬赏的爵位。
    但是朝鲜这边却一直推脱,既不答应封爵,也不想让崔南伊完全转为大明之人。
    若非之前一直在推动朝鲜内附,鹿善继说不定已经建议朝廷,直接为崔南伊册封爵位——
    不能因为区区一个伯爵,坏了大明信誉。
    如今,他在李倧面前正式提出,让李倧知道自己没有推脱的余地。
    他之所以不愿给崔南伊封爵,最大的原因是不想把自己的土地划出去。
    而且崔南伊的家族曾经拥护光海君,在他看来这个人不是自己人。
    但是现在想想,崔南伊到底曾托人向自己表过忠心,还想帮自己训练军队。
    李倧觉得他比一些不知根底的义兵将领强多了,勉强点头说道:
    “孤打算封他为慈江君,在东江领的东面,为他划分领地。”
    鹿善继皱着眉头道:
    “东江领的东面,是朝廷为毛帅将来立功后预留的,不宜现在分封。”
    “鹿某以为,清川江以南、大同江以北更合适,可以让崔将军抵御建虏。”
    这让李倧愕然,急忙道:
    “之前洪先生不是说,只分封清川江以北吗?”
    “为何要把清川江以南也要封出去?”
    不分封更多地方怎么回报内附派?鹿善继想着一些朝鲜家族预先划分的封地,正色道:
    “不把更多的土地分封,如何赏赐抗虏有功的将士?”
    “更何况平壤一带无险可守,必须封个有能力的人,让他抵御建虏。”
    “崔将军就很合适,他是朝廷都看重的将领。”
    无险可守可是好地方啊!李倧心中大喊道。
    大同江一带的平壤等地都是平原,也是财富聚集的地方,他怎么可能愿意封出去?
    尤其让他担心的,是分封了平壤还不行,会有更多的土地被分封出去。
    这也是他之前,不愿意内附的原因。
    不过大明是要一定拆分朝鲜的,不能在距离京城这么近的地方,留下一个千万人口的大藩。
    那些北边的藩国,也不希望这一片海上的道路,完全被朝鲜王室掌握。
    鹿善继强硬向李倧表示道:
    “分封藩国是大明的国策,朝鲜也要推行。”
    “殿下若不想分封外姓,可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