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粮食贸易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郑芝虎还没有听出皇帝在讨价还价,只以为皇帝要追究之前的罪过,吓得跪在地上,请求道:
    “陛下金口玉言,招安的时候已经说过要赦罪。”
    “不能出尔反尔,现在还问罪啊!”
    听得朱由检脸色一黑,沉声向他说道:
    “朝廷规定的刑罚可以在招安时特赦,但是你们给他人造成的伤害,必须予以补偿。”
    “回去告诉你哥和其他人,拿出一百万两银子放在四海银行,由银行监管,成立东宁慈善基金会。”
    “今后若有苦主去寻仇,除了要道歉谢罪外,还要从基金里面拿钱,补偿给受到伤害的人。”
    “总之,要用钱求得遇害家属谅解。不要以为受了招安,一切就烟消云散。”
    “尤其是涉及人员伤亡的,你们最好要主动点。”
    一连说了几遍,着重提及“伤亡”“伤害”,郑芝虎终于明白了皇帝的意思,知道抢来的东西不用还,但是如果在抢劫过程中杀伤了人,有苦主找上来的,需要补偿这些人。
    这在他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就是为了和家乡的人打好关系,也需要做这件事,所以他很高兴地接受,说道:
    “大哥让我们行仁义,所到地方,但令报水,而未尝杀人。”
    “若是真有被杀的,我和大哥一定会主动赔罪,求得苦主谅解。”
    此时此刻,他是真的感谢大哥的远见。不然皇帝这条命令,能让他们连苦主都应付不过来。哪像现在这时,答应得如此轻松。
    就连郑彩,此时对郑芝龙那些“假仁假义”的行为,也有点佩服起来。
    当时郑芝龙下达这种命令,海盗中多有不以为然的,甚至称之为“假仁假义”。
    如今皇帝提起给遇害家属补偿,郑彩终于感受到,郑芝龙这么做的远见。
    甚至还想到了,郑芝龙受招安后,就能光明正大地回乡。而不像一些盗匪,即使受了招安也无法在家乡待下去。
    朱由检吓唬一通,又榨出一百万两钱财,心中也觉得不能逼迫太甚,看着桌案上的地图道:
    “福建离越南不远,你们应该能去买粮吧?”
    “郑彩来说说,能不能把一百万两银子,全部买成粮食运到京城来?”
    郑彩听到皇帝问话,急忙回答道:
    “越南有些远了,臣以为可去吕宋买粮。”
    “每年经过东宁的船只都有数十艘,他们运送货物过去,回程时却大多没有什么东西要买。”
    “臣以为可以让这些人,从吕宋那边买粮。”
    如今的大明,真的敢说是物产充盈、不需外洋货物。凭借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能力,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
    甚至可以说,大明只需要洋人从殖民地开采出来的银子,洋人运过来的其它商品,很难在大明卖出去。
    大明海商发愁的事情也在于此,那就是他们出海时能满载货物,但是在回来时,只能带着银子、香料等高价值物品。
    为了保证船只平稳,他们有时还需要压舱石,免得在海上跑空船,遇到风浪时不稳。
    所以郑彩认为,可以让这些海商回程时运粮食,而且不需要多少运费。谅那些海上的商人,不敢违抗他们。
    朱由检听到郑彩的回答,心中极为高兴。但他对吕宋能提供多少粮食,却还有些疑虑,询问道:
    “吕宋现在的人很多吗?”
    “那边每年能生产多少粮食?”
    郑彩刚才只想着吕宋距离东宁很近,却没有想到皇帝要买的粮食数量很多。只能想着吕宋的情况,辩解道:
    “吕宋现在有几十万人,单是大明的人就有数万,还有几千佛郎机人。”
    “那里土地肥沃,粮食也长得快,生产出来的粮食多,可以购买几十万石。”
    “如果还有不足,南洋知道大明收粮食的商人,会主动运粮食过去。”
    这让朱由检点了点头,同时对吕宋的人口分布很是吃惊。原来这个所谓的西班牙殖民地,只有几千西班牙人。难怪他们会担心华人、挑拨华人和土著的关系。
    想到前些年发生的马尼拉屠华事件,朱由检给他们狠狠记上一笔,打算腾出手来,就教训一下西班牙人。
    几千人的据点,相比大明来说力量实在太小了。只需要徐光启的新军练成,就能在陆地上把这些人打败。
    难点在于吕宋是岛屿,想登陆需要掌握制海权。没有强大的海军,打败西班牙人也没用。而且还可能打断大帆船贸易,让美洲的西班牙商船不再过来。
    所以朱由检只能记下这件事,现在仍捏着鼻子和西班牙人做贸易:
    “能买到粮食那就买!”
    “把你们献给朕的银子,还有以后朕在东宁公司的分红,都买成粮食运过来。”
    “朕给你们的价格,是一石粮食七钱,能运过来多少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