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人力轨道车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由检渐渐明白了。太仆寺打算修的也是简版铁路,或者说是木轨路。
    而且因为马拉轨道车辆速度不够快、车厢不够多的原因,铁路两侧也不需要预留数十米空间,避免出现事故时伤到人。所以它的占地,要比公路更少。
    同时因为马匹在轨道上拉车更省力,运载的货物同样会更多。相比此时成本还很高昂的公路来说,自然更加划算。
    陈奇瑜为了加强说服力,又说道:
    “江陵公国、宁远伯国等地,木材都很丰富。修建轨道的木材,完全不是问题。”
    “而且车辆研究所还仿照人力车,给木轮和木轨包铁,大大减轻了磨损。”
    “现在使用铁条轨道,运载能力丝毫不亚于铁轨。”
    这是京西铁路修建后,所带来的改进。
    车辆研究所发现,有些人力车夫为了减少轮子和轮轴的磨损,仿照铁瓦车给人力车轮包上了铁皮。
    这虽然让车子的噪声更大,却也让车轮的损坏率大大降低。
    这让他们受到了启发,在容易磨损的轨道车辆上同样包上了铁皮。并且建议道路研究所,给木轨加上铁皮。
    道路研究所受此提点,在木轨上加装了一根铁条。而且在铁条下加装一根较窄的木条后,皇帝设想的工字轨,在铁条轨道上也实现了。
    这种铁条木轨,不像木轨加工成“工”字形后容易损坏,而且组装加工也更方便。
    现在京西铁路的木轨,就加装了铁条,让铁路变得名副其实,不被人疑惑名字的由来。
    同时,皇帝绘出的锥形轮、道岔等方便轨道车辆转向的结构,他们也都实现了。
    甚至车辆研究所还基于马车悬挂,研究出了用于轨道车辆的悬挂。让铁路客车的舒适度大大提高,很多大学城的生员都愿意乘坐。
    这些学生还提出了很多建议,让铁路和轨道车更快速地完善。
    最是让人瞩目的,是方以智发明了人力轨道车。
    这是他之前“发明”人力车受到奖励、又被一些人非议以人为畜后,努力研制出来的。
    为的就是表明他不认同以人为畜,要用能让人坐上去的车辆,代替用双脚奔跑的人力车。
    陈奇瑜向皇帝介绍道:
    “方以智的人力轨道车,是受陛下的人力三轮车启发。”
    “他认为人力三轮车现在不实用的原因,就是骑起来太费力。”
    “所以他选择在轨道上使用,骑起来更加轻便。”
    这是方以智在一次乘坐轨道马车时,突发奇想想到的。
    在他看来,前轮脚蹬的人力三轮车之所以不实用,就是骑行时太费力气。
    但是放在轨道上,这个缺点就小多了。轨道上的车辆,移动起来更省力。
    所以他没有往皇帝提出的链条传动三轮车研究,而是把前轮脚蹬三轮车,放在铁路上使用。
    最初他还要求在铁路上增加一根铁轨,用以承载三轮车的中间轮。
    负责京西铁路的道路研究所当然不乐意,认为他更应该加个轮造四轮。
    方以智无奈之下,只能拉上车辆研究所一起研究。最终研制出来的,就是在四轮平板车的基础上,可以用脚蹬或手摇的人力轨道车。
    这种轨道车,可以用脚蹬一个轮子上的踏板,但是这样仍然很费力,而且在一侧不安全。
    挪到中间之后,最初还是用轮子,用齿轮连接前面的两个轮。这样蹬起来仍然很费力,但是却安全多了。
    不过一个人骑行这种轨道车,仍旧还走不远。而且齿轮太响太费力,仍旧不够实用。
    这个问题,最终被一个参与蒸汽机研制的工匠解决。他把连接活塞的曲柄连杆,用在了轨道车上。然后用摇把代替脚蹬车轮,只需要前后晃动,就能像蒸汽推动活塞连杆一样移动轨道车。
    这种摇把,最多可以四个人一起摇。相互合作之下,可谓轻松省力。
    它的最高时速,可达四十多里。四个人用一天时间,就能跑二三百里。
    铁路上的工人,很喜欢这种车辆,因为这让他们的巡逻和检修变得非常简单。只需要四个人摇着轨道车,就能把道路查看一遍。
    木轨和铁条被盗的频率,也在这种人力轨道车出现后,迅速降低起来。
    这也是陈奇瑜建议修建铁路,不惧沿途被破坏的原因。
    但是方以智设想的取代人力车,仍旧无法实现。因为现在的铁路上,根本就不允许私人车辆上去。
    使用人力轨道车的,主要是铁路上工作的人员。甚至就连他们,在有马匹拉车的时候,也会优先选择马拉车。
    这种人力轨道车,只是用于短途巡逻和检修而已。
    不过即使如此,朱由检也很欣喜了。他没想到方以智和车辆研究所的人竟然研究出了这个,这让他很是高兴地道:
    “看来今年的学生元士,要确定一个名额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