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炼神器和习飞石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朱由检提出来金属定装弹,满以为这时的人很难理解,需要自己仔细解释。
    没想到徐光启、毕懋康等人听到后,很快就明白了。
    毕懋康道:
    “陛下所说的金属定装弹,是不是像佛郎机炮的子铳?”
    “把弹头装在子铳前面,后面再加上底火?”
    这下朱由检反而不明白了,因为他对佛郎机炮,了解并不算多。之前他更关心的,是大明的火铳。
    直到内廷的兵仗局,取来一门非常轻便的佛郎机炮,他才明白毕懋康所说的子铳是什么。
    看着手中的子铳,朱由检高兴地道:
    “毕卿说的不错,这枚子铳,确实接近金属定装弹。”
    “装火药的部份可以称为药筒,前面加上弹头,后面加上底火,那就是完全的金属定装弹了。”
    “你们可以想想,用金属定装弹作为子弹、炮弹,是不是发射速度更快,甚至超过弓箭?”
    群臣听着皇帝的想法,再想着佛郎机炮的射速。如果把弹头和药筒结合起来,再能够击发点火,发射速度确实能够更快,有可能超过弓箭。
    那样大明军中以后就不用装备弓箭了,建虏最擅长的弓箭,也会在大明的火铳面前丧失优势。
    想明白这一点的袁可立,非常高兴地道:
    “火铳的威力要强于弩,如果再有弓箭的射速,军中就能彻底不用弓弩了。”
    “臣以为金属定装弹当尽快研制,作为装备研究院第一要务。”
    朱由检同样也是这个想法,但他知道这里面的难度,生产也是个大问题。所以他思考之后,说道:
    “底火可以先放一放,但是药筒和弹头的结合,你们可以想办法。”
    “例如把箭形弹塞在药筒里面,用火绳点燃击发。”
    这却是他想起了,之前研制的箭形弹源自脱壳穿甲弹,改为火炮炮弹,那是非常适合。
    徐光启听到之后,立刻道:
    “陛下所言极是。”
    “箭形弹的药包,容易从弹体上脱落。发射时临时缠绕,又很耗费时间。”
    “如果能装在药筒里,就没这个麻烦了。”
    “甚至能不用丝绸药包,降低箭形弹成本。”
    朱由检听到这番话,才知道自己之前提出的箭形弹,使用时还有这个问题。
    这让他点了点头,说道:
    “丝绸药包还是要发展,用于给火炮使用的火药定量。”
    “避免炮手慌乱之下,装多了火药导致火炮炸膛。”
    “但是箭形弹装在药筒里面后,确实可以不用丝绸药包。”
    又看着眼前的佛郎机炮,询问道:
    “这门佛郎机炮,口径应该很小吧?”
    “总重有多少斤?”
    兵仗局的太监回道:
    “这门佛郎机炮按旧制口径是一寸,按照陛下定的公制,就是三十二毫米。”
    “母铳管长五尺,总重三十余斤。”
    “还有更小的佛郎机炮,口径只有五分,同样也更轻便。”
    五分就是十六毫米,这让朱由检很是惊讶,没想到佛郎机炮能够造得这么小。
    也难怪大明北方的军队不怎么喜欢射程远的火铳,反而对射程近的三眼铳喜爱有加。因为数量众多的小口径火炮,在军中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火铳的地位。
    这让他有些感觉到,自己之前定型的重型火铳,其实有些疏漏。应该把它当做火炮,士兵会更容易接受些。
    想到这里,朱由检向毕懋康道:
    “能不能在轻型火铳和重型火铳的基础上,用子母铳结构研制一种新火铳?”
    “这种像佛郎机炮的火铳,研制有难度吗?”
    毕懋康想了一下,有些为难地道:
    “用轻型火铳改毫无问题,赵士祯就曾基于他改进的鲁密铳,研制出配有六个子铳的掣电铳,还有同样用子铳的鹰扬铳。”
    “研制二十毫米的佛郎机炮也没多大难度。”
    “就是在重型火铳的基础上改,那就很困难了。”
    “佛郎机炮的后膛需要开孔,子铳也比较重,重量会增加很多,难以像火铳一样使用。”
    无论是三十多斤还是二十多斤,佛郎机炮都是不适合拿在手里操作的,需要架起来才能打。所以它被称为炮,和单兵操作的火铳不一样。
    朱由检想着毕懋康的话,摸着手上厚实的子铳,询问道:
    “这枚子铳,是用铁制的吧?”
    毕懋康当即回道:
    “母铳铜铁不拘,子铳必用熟铁。”
    朱由检想着后世的弹壳材料,最初基本是铜制,后来采用覆铜钢和涂漆钢,询问道:
    “为何不用铜制子铳?”
    “应该能做得更薄些。”
    毕懋康仔细解释道:
    “铜制子铳容易变形,有些子铳用铜,但是要用铁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