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金储会和银圆券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满的。
    在这一次商谈不欢而散后,他把状告到皇帝面前,请求撤消金储会。
    朱由检考虑过文官的抵制,尤其是董应举这个人,比其他户部官员都更早地认识到银行的作用,因此提出来设立户部银行。
    所以他对董应举的金融嗅觉是满意的,但是在一些方面也有不满。
    因为这个人直到现在,都没有造出他需要的银元。
    所以在董应举告状之后,他皱着眉头询问道:
    “先前朕安排户部银行负责货币铸造,银元是重中之重。”
    “不知这件事情,董卿办得怎样了?”
    董应举对此也有些委屈,回应道:
    “臣早已按陛下要求造出金银币。”
    “但是陛下说不合格,臣实在无能为力。”
    皇帝要求的事情,他这个年前被处分的臣子是非常重视的。
    仿照之前万历、天启年间铸造的金银币,户部银行很快造出了崇祯通宝金银币。
    但是皇帝却说他造出来的不合要求,让他实在感到委屈。
    朱由检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但是把金币、银币铸造成外圆内方的铜钱样式,他是非常不满意的。
    所以他理所当然地否定了这种样式,让董应举安排人用其它方法造。
    面对董应举的委屈,朱由检问他道:
    “金银币铸造成方孔钱,能否避免人伪造?”
    董应举当然说不能,回应道:
    “铸造金银币虽然比铜钱难,但是民间铸造工艺多种多样,应该能仿造出来。”
    朱由检见他如此说,又问道:
    “既然如此,如何避免有人伪造出劣钱,用不法手段套利?”
    “难道像铜钱一样,被一些民间私造的劣钱,驱逐出流通市场?”
    董应举这下没话说了,因为劣币驱逐良币,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这么多朝代都没解决,他不认为自己有办法解决这一点。
    所以他此时也明白了,为何皇帝否决了他铸造的金银币样式。
    “金银币的制造,要从铸造转变为打制。”
    “就像西班牙的银元那样,印上图案打制成货币。”
    “甚至制造专门的机器,专门制造银元。”
    “户部银行的目标,就是发行打制币、机制币。”
    “用这种民间不熟悉的制造方法,尽量避免假币。”
    朱由检说着这些,又想到了被自己派去出使泰西的孙元化。
    他给孙元化的一个任务,就是搜罗西方的造币机械。
    未来再把这些机械用大明的方法改造,制造出大明专用的造币机。
    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避免假币出现,把造假成本提得高高的。
    而非像铸造铜钱那样,懂得翻砂法就能铸造。随便找几个人,就能造出假币来。
    董应举听皇帝说了这么多,还是不明白皇帝为何要设立金储会。询问道:
    “仿照西班牙银元打制银币,户部银行就能办到。”
    “陛下为何要设立金储会?”
    朱由检语重心长,对他说出了自己最大的打算:
    “设立金储会的目的,是在银元发行后,以金储会的名义发行银圆兑换券,简称银圆券。”
    “例如户部银行铸造一亿枚,其中有三千万存入银行,又有三成、也就是九百万作为准备金被存入金储会。”
    “那么金储会就能根据所拥有的九百万枚银元,发行九百万银圆券。”
    “这些钱除了成本之外,大部分会拨给户部,由朝廷分配使用。”
    “朕的这个目的,董卿可明白了?”
    董应举最初听到银圆券,还有一些不明白。
    但他到底是大明最精通金融的人之一,很快就琢磨明白了。
    皇帝的意思,就是在制造银元之外,另外印刷出可以兑换银元的银圆券。
    这些印刷出来的钱,就是朝廷的收益。
    想通这些之后,董应举的内心,顿时怦然心动。
    因为这个收入,能极大地增强朝廷的财力。
    所以他更不愿意金储会掌握银圆券发行了,说道:
    “臣以为户部银行就能发行银圆券,不用麻烦金储会。”
    “而且银圆券的印刷数量也可以更多点,户部银行铸造一亿枚银元,就发行一亿元银圆券。”
    好家伙,这可比朱由检设想的更激进。
    但这同样也是朱由检不敢把银圆券的发行交给户部银行的原因。
    像董应举这样激进,银圆券会不会被民间接受都不好说,即使暂时接受了,以后也可能像宝钞那样失败。
    所以他问董应举道:
    “户部银行发行的银圆券,民间百姓会认吗?”
    “现在大明的宝钞,有多少人把它当钱?”
    “你有没有信心,把官员的俸禄发成银圆券?”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