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学子和钢铁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堂的师生铭感五内,对皇帝极为支持。
    要不然他们这些家中还算富裕的,也不会响应皇帝号召来实习。
    更让这些年轻人兴奋的,是他们来到京城之后,看到了一系列新事物。
    这里不但有畅所欲言的报纸,还有能带人飞上天空的热气球,以及各种各样的拳赛和球赛。
    很多学子来到京城后,都沉迷于这些新事物,再不愿回到狭小闭塞的家乡去。
    顾炎武之所以想让家里寄钱来投资,也是打算在京城定居,拥有一些产业。
    他其实有着一个目标,来自于现在寄居的合院。
    这些合院是皇帝为迁来京城的宗室建造的,但是因为师范学堂的宿舍不够,拨给了他们一些。
    顾炎武等人入住后,对于这种联排合院都感到十分新奇,尤其是里面搭建的自来水和暖气管,让他们感觉很方便。
    虽然这些管道经常出故障,甚至有不止一位学生因此遭罪。但是顾炎武却看出了它们的潜力,认为将来一定会大行于世。
    他和修管道的工匠,刻意建立起了联系。打算借钱给他们开维修店,甚至合伙做生意――
    他相信,这个生意一定能挣钱,将来大有可为。
    ――
    朱由检同样是这个想法,认为自来水和暖气片,是他推行的新式建筑制胜的关键。
    只有这两个东西完善了,联排合院才能更显出它的便利性,取代当前的建筑物。
    这样他将来才能在内城推行房屋改造,用房地产行业再揽一批钱财。
    所以,他在宋应星回京后,让这位《天工开物》的作者,去帮助两件事务完善。
    宋应星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用他知道的材料,改进了这些管道。并且按皇帝的提示增加各种阀门,减少管道损坏后,所造成的损失。
    这让自来水和暖气管的故障率大大降低,更加被住在里面的学生接受。
    宋应星在完成这点后,才向皇帝汇报道:
    “以重油炼制的钢铁,品质比煤炭炼制的更好些。”
    “就是炼制方法还不成熟,而且重油不足,难以大量生产。”
    这是他改造水管的另一个目的,试验用重油炼制的钢铁。
    在经过实际使用后,他发现这些钢铁有的品质很高,比用煤炭炼制的更好些。
    这让他觉得重油炼钢有很大潜力可挖,值得深入发展。
    但是当前的一个问题是,石油产地在陕北,炼化成重油后运到山西交城不容易。
    这让重油炼钢受到很大限制,一时间难以大量扩产。
    朱由检听到这个问题后,对于重油炼钢能成功很欣喜,对于运输的问题,他说道:
    “延沧公路正在修建。”
    “将来建成之后,陕北的重油运出去会方便些。”
    “朕会让人在其它地方找石油,从海外用船运过来。”
    按照他的印象,中原的油田几乎没有埋藏浅的,以现在的技术很难开发出来。
    但是苏门岛、苦兀岛却都有后世有名的大油田,可以派皇家能源的工程师去这两个岛上找寻。
    将来用船运过来,比从陕北运过来更方便。
    所以,他又安排宋应星去遵化和迁安等地找铁矿,并且在沿海择地建铁厂,方便海外石油运来后,炼化之后炼铁。
    遵化早就有铁厂,只是因为木炭不足关闭,理论上只要有燃料就能重新办起来,但是这个铁矿距离沿海比较远。
    与之相比,朱由检印象中的迁安铁矿,距离沿海就比较近了。而且迁安境内还有一条滦河,能够通过水运很方便地抵达沿海。所以他让宋应星主要去迁安找铁矿,规划出运到沿海的路线。
    可以说,他和后世一样,把永平府、也就是后世的唐山,作为钢铁工业所在。
    再加上新划入北直隶的彰德府,这是朱由检打算在北直隶建造的,两个钢铁工业基地。
    宋应星接下这个任务,又期期艾艾地问道:
    “臣从交城带来的钢铁,有一些交给装备研究院造火铳。”
    “不知效果如何,能不能够使用?”
    朱由检对此也颇好奇,唤来吕祥等人询问,并且询问这些日子的火器进展。
    吕祥入宫之后,回应道:
    “用重油炼制的钢铁,好的和用木炭炼制出来的差不多,但是品质不稳。”
    “臣以为火铳和火炮用铁还是要用南方运来的钢铁,北方用煤炭冶炼的钢铁不合适,重油炼制的钢铁也不成熟。”
    这是朝廷用钢铁制造火铳火炮的经验,南方因为木材多,炼钢方法成熟,炼制的钢铁品质更好。
    北方因为木炭少、而且炭火价格贵,多用煤炭炼铁,品质要差很多。
    所以朝廷制造火铳火炮,大多用南方运来的钢铁,尤其是产自福建的建铁,最适合制造火铳。
    吕祥虽然是木匠出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