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南洋形势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移十万户,满剌加正好能承载。”
    徐光启听到之后,同样也想到了这件事,认为大明应该介入南洋,以便灾民迁移。
    两人在负责救灾事务后,对陕西现在的人口,那是一点都不敢小看。
    之前皇帝认为陕西的实际户口至少是统计上来的两倍,两人还有些不信。
    但是在陕西移民五万户后,他们是不得不信了。
    按照陕西地方官员以前呈上来的户口统计,陕西总计是39万户、450万口。
    迁移五万户之后,户数少了八分之一。人口则因为迁移的是小户,大约减少三十万口左右。
    这么多灾民的减少,按理说陕西的局势应该大为好转。但是陕西现在的救灾形势,却仍旧非常严峻。以至于孙传庭等人只能对秦王下手,征收了秦王府的积累。
    所以救灾委员会的官员认为,陕西多半像皇帝推测的那样,至少有九百万人口。户的数量,也可能超过百万户。
    将来这些人可能需要迁走三成甚至一半,才能让陕西自给自足,在皇帝预测的大旱灾下生存。
    所以徐光启、袁可立等人,已经决定明年把陕西灾民至少迁移十万户,直到陕西产出的粮食,能养活剩下的人。
    这十万户人口需要找地方安置,东宁那边无法安置更多人。东北因为要打仗,也不方便更多的人迁过去。
    他们原本打算把这些人交给那些被朝廷招安的海盗,让他们分散安置。
    如今在发现满剌加这个地方后,顿时认为可以收复满剌加外府,仿照东宁府建立军民府,把灾民编成军民卫,分批迁移过去。
    朱由检听到这些,对两人的大局观大为称赞。
    他本来就有意收复满剌加,只是因为这件事情太重大,所以才召集群臣商议。
    如今在得到袁可立、徐光启的支持后,立刻道:
    “同意葡萄牙商人的请求,理藩院和海军派人去和葡萄牙商人商议。”
    “让他们至少准备能供二十万人吃一年的粮食,并且准备好房屋和擅长在当地耕作的农人。”
    “如果能达到朕的要求,朕就会出兵保卫满剌加,并且把葡萄牙人现在占据的地方,划为满剌加自贸区。”
    这是他们最大的价值,也是朱由检愿意和他们谈条件的原因。
    有了这些葡萄牙商人带路,大明到了当地就不会两眼一抹黑,能够更快地适应当地的气候,开垦出来耕地。
    这么多人的迁徙,需要有人负责。朱由检不打算把满剌加这块要地分封,所以就下令道:
    “满剌加收复以后,直属南洋总督府。”
    “着令南洋巡抚改为南洋总督,在满剌加一带设立南洋诸卫。”
    “具体的卫所地点,让郭尚友派人考察,做好先期准备。”
    说着他还想起一件事,补充道:
    “唐王世孙朱聿键,已经请求开藩,做了很多准备。”
    “让他以理藩院大臣的身份,同样参与此事。”
    “协调和柔佛王国、亚齐王国的争端,让他们臣服大明。”
    徐光启闻言问道:
    “如果两国不愿臣服呢?”
    朱由检斩钉截铁地道:
    “那就打到他们服!”
    “还有,如果大明收复满剌加后,亚齐王国还敢觊觎,那就给朱聿键授权,让他在苏门岛开藩。”
    “以苏门岛的大小,足以分封两个藩王。”
    “朕打算把唐藩迁移到这个岛上,如果开藩顺利,就让秦藩也迁过去。”
    这是对付亚齐王国的策略,也是安抚秦藩的措施。
    秦王被他逼着迁移海外,心里一定会不舒服。为了防止秦王进京后闹出事来,朱由检决定把旧港宣慰司一带,分给秦王做封地。
    甚至都不需要他去开藩,让唐王世孙朱聿键出兵,帮他打下来就行了。
    朱由检相信在大明的支持下,朱聿键应该能拿下苏门岛。
    最多以后默许他为父报仇,作为对他的赏赐。
    袁可立听到皇帝在满剌加之外,又定下在苏门岛的扩张计划,担心皇帝太过激进,说道:
    “满剌加能移民百万人,至少能设三卫。”
    “以每个军民卫最多容纳五万户计算,就是十五万户。”
    “每个王府又能同样设三护卫,唐藩和秦藩加起来,就是三十万户。”
    “如此四十五万户,足够容纳陕西所有灾民。”
    “臣以为占据这两地即可,南洋其余地方暂时不用理会。”
    朱由检点头认可,说道:
    “朕也同样是这个想法。”
    “若非葡萄牙人送上门来,还没打算在南洋开藩。”
    “如今南洋一带,大明的海军没优势,无法掌握制海权。”
    “一旦同荷兰人起了冲突,满剌加和苏门岛的大明将士,就要全靠自己。”
    “俞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