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空间和团队的胜利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代的到来更稳固。
    没有文化知识、不懂得火器的武将,在火器时代很快会被淘汰。
    所以朝廷大臣,对火器化是一万个支持――
    他们不想看到,武将有翻身的机会。
    在这样的心思之下,众人又看到御营勇士营侦察大队,和另一批西南有功将士进行近战演练。
    这次的结果同样很明显,出身武道大会的勇士,很轻松地战胜了西南将士。毕竟这些人都是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的勇士,在经过御营的严格训练后,已经成为合格军人。
    他们在相互配合下,远胜普通士兵。
    这让西南将士,对御营彻底服气――
    远战近战都不如对方,御营不愧是皇帝直属的军队。
    ――
    这一天演练结束后,朱由检召集袁可立、徐光启、杨嗣昌、朱燮元等大臣,讨论心得体会。
    张永安和顾炎武作为他看重的人才,以基层军官代表的身份与会。
    朱由检率先说道:
    “诸位以为,御营在演习中取胜的关键是什么?”
    “每个人都说说自己的体会。”
    顾炎武在场中身份最低,被皇帝要求第一个说。
    他也没有怯场,按照自己的体会说道:
    “臣以为最重要的是武器,御营的火器远胜其他军队。”
    “若是都装备火器,御营即使能胜,损失也不会小。”
    张永安随后说道:
    “巡捕营的武器,相比御营差不多。”
    “就是兵源差了点,还需要继续训练。”
    “臣以为御营取胜的关键是训练,在训练时一定要严格要求。”
    “就像巡捕营的标语写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徐光启同样如此说,认为巡捕营接下来的训练要更严格。
    其他大臣也纷纷畅所欲言,从选兵、练兵,到武器、装备,各方面几乎都说了一遍。
    这么讨论下来,他们才发现御营的恐怖之处――
    那就是御营这支兵马,几乎没有短板。
    除了实战经验还有点缺乏外,御营现在,妥妥地就是大明最精锐的军队。
    历史上也证明了这一点,人称“京军十万,能用者唯六千勇卫营而已”。在同流民军和建虏的作战中,勇卫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直到损失殆尽。
    在朱由检采用新的办法训练后,这支兵马显得更加精锐,并且完成了火器化转变。
    这也是朱由检现在,最大的底气来源――
    就算是其他军队全部覆没了,他也有信心靠着御营和效忠自己的卫所,把天下重新打下来。
    当然,现在还没到这个地步。
    朱由检希望群臣,能仿照御营训练出更多的精锐。
    但是群臣普遍认为不可能,因为御营的战力,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他兵马根本学不来,最能够学的是巡捕营:
    “巡捕营虽然稍逊御营,但也能称为一支强军。”
    “臣以为欲练火器新军,应该仿照巡捕营。”
    袁可立的这个观点,得到很多人赞同。
    朱由检微微颔首道:
    “那么袁卿以为,最应该学的是哪一点?”
    袁可立想说是训练,但是皇帝对这点,明显不置可否。
    最终他在思索后,向着似乎胸有成竹的皇帝道:
    “臣不知,还请陛下指示!”
    朱由检当仁不让,向群臣道:
    “朕以为,最应该学的是团队。”
    “御营之所以战力强,白杆兵之所以成精锐,都因为将士有团队观念。”
    “他们不会因为争功大打出手,也不会相互扯后腿。”
    “所以同样是精锐,他们凝聚起来的战力就是强,胜过普通军队。”
    “像是勇士营的将士,他们都认为现在的自己和战友配合起来,远胜以前的自己。”
    说着,他指着李邦华道:
    “京营的士兵不强吗?他们都是从数万京军中选出的精锐。”
    “为何没有打过白杆兵?是因为他们没有团队观念。”
    “以后,每个营都要挑选一千左右的士兵做精锐,平时集中训练,用在关键之处。”
    “他们的地位,就相当于边军将领的家丁,作为破局之用。”
    “他们的待遇要在普通士兵之上,作为突击大队,或者称为选锋军。”
    这是朱由检深入研究当前大明的军制后,提出来的办法。
    家丁制并非一无是处,它是大明的卫所制度崩溃后,在营兵制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家丁也并非归将领私人所有,在嘉靖、万历年间,就已经成为被朝廷认可的官军。朝廷有正式的政策,给家丁的待遇更丰厚,把他们纳入大明军制内。
    即使在将来改革军制后,朱由检也不可能完全废除这个政策。只是要把家丁改为亲兵或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