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财政困难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处。
    那就是张同敞利用携带来的物资,很快和周围的女真人、蒙古人打好了关系。
    他们利用粮食和酒精,交换了很多皮毛。
    如今很多人身上,都穿着皮毛大衣。
    按照张同敞的估算,这些皮毛如果运回中原,足以能挣回他此次的花费。
    如果再把交换来的人参、东珠也卖掉的话,他这一趟会有很多收益。
    这让他对江陵公国开藩,多了很多信心――
    至少不用担心赔本,利用贸易就能支持下去。
    而且他想到皇帝指点的财路,还在天气好的时候安排一些人伐木,建立冰窖藏冰,打算明年海面解冻后,运到中原贩卖――
    相比于不稳定的皮毛、人参生意来说,伐木业才是一个能稳定收益的行业。
    大明造船、建房,都需要很多木料。
    而且东北的树木非常高大,有很多生长了几百年。
    相比大木早已被采伐的中原来说,这里的木料质量十分好。
    张同敞甚至让人挑选了最好的木料,打算献给皇帝造宫殿。
    京城西北的诸王府建造时,想必也需要这些。
    采伐树木时得到的锯末,他们也没有浪费。
    按照皇帝所说,锯末洒在冰块让,就能让冰很长时间不融化。
    将来他们可以把冰块,运到南方贩卖。
    对于这点张同敞虽然有怀疑,却打算奉旨实行。即使将来冰块在船上化了,对他来说也没有多大损失。
    如果成功的话,江陵公国就又有了一个财源,可以在夏天采冰运到南方卖。
    根据他和土人的交流所知,北边很多地方,冰雪终年不化。不需要冰窖储藏,就能在夏天得到冰。
    可以说,依靠船队携带来的物资,张同敞和周围土人的关系很不错。
    这些没有被后金收服的女真和蒙古部落,对大明的态度也可以。
    但是沿着黑龙江而上,在科尔沁部旁边建立据点的高迎祥等人,和周围部落的关系,就不是那么好了。
    敌对的科尔沁部不用说,那些倾向后金、甚至被后金收服的部落,同样对他们非常敌视。
    高迎祥派出去的人员,经常被一些部落攻击。
    有时候他甚至按捺不住,想要杀光或驱逐周围的部落,让这里只留下大明人。
    只是他如今实力不足,又有皇帝派来的护军校尉看着,只能执行统一战线策略,拉拢一些和后金作对的人。
    后金对一些部落的政策很残酷,自然有因此倾向大明的人。
    按照倾向大明和倾向后金,这一片的部落渐渐形成两个集团,越来越有火药味。
    可以想见,明年开春之后,这里必然会发生大战。高迎祥等人能否立足,就看战争的结局。
    大明朝廷刚刚建立的枢密院,也在为这一场战争做准备。
    在杨嗣昌等人的努力下,己巳方案终于制定完成,他的四正六隅策略,从口头的谋划,变成了切实可行的策略。
    朱由检看到己巳方案,首先便对需要的花费皱起了眉。
    因为按照方案中的规划,明年这场战争,需要的钱粮至少是六百万。
    朝廷在征收辽饷之外,还需要挪用其它方面的钱财,用于这场战事。
    负责制定方案的杨嗣昌道:
    “按照辽东督师所奏,关外官兵、也就是宁锦一带的辽东军麾下各师,共有将士七万一千余员名。”
    “关内官兵、也就是山海关一带的将士,共有四万二百余员名。”
    “以崇祯二年正月为始,户部视此数给饷。”
    “明年关宁岁饷,以四百八十万为额。”
    这是孙承宗整顿辽东的收获,把辽东需要的军费,压在了辽饷以下。
    如果辽饷能尽数征上来,五百二十万的辽饷,满足四百八十万的军费还有剩余。
    但是显然不能这么算,因为辽饷的征收,不可能全部征上来。
    而且陕西、山西等地受灾,有些地方需要免税。至少有十分之一的辽饷,那是绝对收不上来。
    按照朱由检的估计,明年能征收四百五十万辽饷,就算户部得力。
    实际征到的数字,还可能少于这点。
    所以己巳方案的六百万两花费,单靠辽饷是不够的。
    甚至征收的辽饷,连关宁一带的辽东将士都养不起。
    这让朱由检深刻感受到,所谓的关宁军到底有多吃饷。难怪后世很多人,把他们视为大明灭亡的重要原因。
    不过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现在还不是彻底解决的时候。明年对建虏作战,需要他们出力。
    孙承宗能把关宁岁饷压到四百八十万,已经算是得力。相比原本的六百多万岁饷,为朝廷减轻了很大压力。
    这部分节省的钱,能用于东江等地,让他们主动出兵,对建虏十面出击。
    所以朱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