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彻查光禄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溥作为皇帝钦点的舆论监督员,虽然《明报》一张报纸没发,还是以《明报》主编的名义,前来参与此事。
    想到皇帝对自己的嘱咐,以及推广科学的要求,张溥大声说道:
    “以石测量粮食,多有不明之处。”
    “诸位谁能说清,一石有多少斤?”
    大理寺少卿周家椿道:
    “古制一石四钧、一钧三十斤,所以一石就是一百二十斤。”
    “宋人沈括曾说: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
    “不过到了本朝,仍是取一百二十斤。”
    张溥见到有官员接话,当即继续大声道:
    “古制的斤、宋制的斤,和现在的斤是一样吗?”
    “一石粮食的重量,又都是一百二十斤吗?”
    “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是无法清查库存的。”
    “说不定就有人鱼目混珠,企图滥竽充数。”
    说着,他伸手抓出一把大米,又抓出一把稻谷,说道:
    “你们看,同样的一石粮食,能够混为一谈吗?”
    “未脱壳的稻谷,和脱壳的大米,重量能一样吗?”
    听着张溥的侃侃而谈,一些官员开始不耐。负责提起公诉的都察院佥都御史杨所修道:
    “张生有话直说,把你的办法提出来!”
    张溥不再卖关子,说道:
    “当按陛下定的公制,清查这些粮食。”
    “按照公制,一立方米是一千升,一石则是十斗,一斗则是十升。”
    “所以石是容量单位,它是指一百升。”
    “和所谓的重量无关,重量要另外算。”
    众人闻言皱眉,觉得是脱裤子放屁,纯粹多此一举。称量一次也就罢了,难道还要按张溥所说,容量和重量分别称一遍。
    一些官员已经觉得,张溥这是在无理取闹。皇帝安排的什么舆论监督员,纯粹是异想天开。
    但是张溥却无视这些人目光,继续侃侃而谈:
    “粮食重量如何,要按不同的种类算。”
    “同样体积的粮食,重量有可能相差甚远。”
    “学生曾经测算过,一石稻谷的重量,大约在八十到一百斤;一石大米的重量,则在一百二十斤到一百四十斤。”
    “这个容积和重量的关系,学生称为容重。容重数字越高,粮食质量越好。”
    “白粮是上供给御用的最顶级的粮食,不说按最高标准,也要按中上标准来!”
    正式按皇帝的指点,提出了容重这个概念。并且要求把白粮,按照高标准来――
    达不到这个标准的,自然是光禄寺官员在以次充好,想要鱼目混珠,逃避朝廷问罪。
    科学的禾斗之学概念,被张溥在这个场合提出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