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天下第一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就在朱由检欣喜于雷汞被发现、忙着改进火器的时候,涿鹿区的议会,也在召开一次重要会议。
    这次会议的议题早就确定了,就是盐业改革之事。
    在皇帝和大臣确定下方针政策后,户部盐政总署,终于制定出了盐业专卖草案,提交给涿鹿区议会审议。
    在涿鹿区议会通过后,还会提交给国会筹办处,让他们提出意见,最终确定法案。
    这是涿鹿区在去年的确定有产税率后,又一次参与朝廷大事。
    每个涿鹿区议会的议员,对于自己能参与朝廷决策,都是与有荣焉。
    而且,和去年的临时议员不一样的是,这次涿鹿区议会中,有一半是选举出来的正式议员。
    他们将有六年任期,另一半正式议员则在三年后选出来。
    可以说,这次的涿鹿区议会,已经有了广泛的代表性。士农工商四民,都在议会中有自己的代言人。
    这些人在知道朝廷要对盐业改革后,纷纷向自己选出来的议员发表自己的意见。让那些议员在议会上说出,作为他们的代言人。
    那些新鲜出炉的议员,也很乐意和选民亲近,以便下次改选时,仍旧能成为议员。
    在他们的努力和涿鹿区官府的积极作为下,涿鹿区的面貌,已经大有改观。
    第一次来到这里的冒辟疆,对此啧啧称赞:
    “没想到涿鹿区一座小县城,竟然像京城一样铺上了水泥路,还有人力车存在。”
    “这可是连苏州扬州都没有的,钱牧斋都曾对此深以为憾。”
    同样第一次来此的陈子龙,也是感到新奇。
    水泥这东西在京城不希奇,但在外地就很少见了。
    尤其是涿鹿区以前只是个普通州县,相比苏州、扬州根本没法相比。
    没想到在苏州城和扬州城仍旧还是石板路时,涿鹿区率先在城内道路上铺上了水泥。而且还在向外延伸,看样子想修到乡村去。
    这可是苏州、扬州都没有的财力,不知道涿鹿区是怎么做到的?
    一众没有回乡、在京城过寒假的大学生,都是极为好奇。
    办《明报》的张溥,对此是有些了解的。他在上半年的时候,还鉴于音乐节评奖的教训,对涿鹿区的选举提出建议。
    此时听到这些学生的疑问,他说道:
    “这是涿鹿区议会成立后,通过的一项决议。”
    “涿鹿区所有家庭的草木灰,都要收集起来主动送到窑厂去。”
    “城外的水泥窑收集了很多草木灰,烧制了足够多的水泥。”
    “这些水泥不止用于修路,涿鹿区外面的城墙,还修建了锐角铳台。”
    众人想着在涿鹿区城外所见,顿时点了点头。这才意识到涿鹿区不但修了水泥路,还修缮了城墙。
    他们这一年来,可是做了不少事。
    这就让一些人好奇道:
    “涿鹿区的百姓,就会这么听话吗?”
    “收集草木灰虽然不费力,却也太繁琐了。”
    “他们这些百姓,怎么坚持下来?”
    京城的水泥在不够用时也会收集草木灰,但那是花钱上门购买的,就像收集粪便一样,由专门的卫生队负责。
    涿鹿区却一文钱都不花,强行要求百姓主动送草木灰。深知民间习气的人,都觉得这件事情办不来。
    张溥对此感叹道:
    “这就是议会的好处了。”
    “现在涿鹿区议会的议员,有一半是百姓选出的。”
    “他们发动百姓做事,选他们出来的百姓岂会不支持?”
    在议会刚刚出现的现在,百姓对此还是很新奇的。对议会通过的各项政策,也是非常支持。
    尤其是他们选举出的议员出面劝说后,这些百姓就更支持了——
    自己选出来的人,怎么能不提供支持呢?
    否则遇到官吏欺压时,怎么让他出面?
    再加上主持涿鹿区的刘理顺,适时制定了政策。规定收集的草木灰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免除一天徭役。
    这就让百姓更有动力了,一些不想服徭役的商人、工匠,甚至去乡下购买草木灰,以便免除徭役。
    以至于涿鹿区的水泥厂不但能满足自己需要,前一段时间其它府县修缮城池的时候,甚至出售到外地去。
    涿鹿区的人对此颇为自豪,刘理顺甚至喊出了村村通的口号,要在明年继续修路,让涿鹿区每个村都能通水泥路。
    知道水泥路优点的涿鹿区百姓,对此也颇为支持。还有一些富人主动出钱捐赠,以便提高名气,在三年后的选举中成为正式议员。
    这是张溥所知道的,也让他对议会颇为称赞。
    虽然议员选举中还有各种各样的缺点,议会提出的议案,也有不切实际之处。但它却代表了一种方向,普通人第一次在官府面前发出了声音。
    这让他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