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拿着皇帝做幌子,拒绝了潞王的招揽。
潞王闻言有些可惜,因为他是真的不想管事,只想派个有能力的人负责潞藩开藩――
反正背后有大明在,他不用担心主弱臣强,后代被人所制。
张溥拒绝之后,他一时间真是不知道,去哪找这样的才子?
好在张溥为人颇为识趣,还有在潞王这边留个后路的用意,向潞王推荐了几个江南的文士,还有自己的族人――
他想把以前嘲笑自己的同族派去潞藩,让他们不得不依靠自己和潞王的关系。
而且开藩的过程一定很辛苦,如果这些人不小心死了,那也是他们的命数。
可以说,这才是报复人的最高境界。成功了他会更被潞王看重,失败了也只能怪他们时运不济。
潞王得到张溥的推荐,稍稍缓解了一下郁闷。
不过他心里对张溥更加看重,因为这个人和很多江南文人有联系。
他想要开辟藩国,少不了从张溥这边招揽人。
其他参加宴会的秀才,在见到潞王和张溥言谈间定下几个官职,还有未来的爵位后。对张溥的崇敬羡慕,几乎要溢出来――
此时此刻,再也没有人说怪话,认为皇帝册封海外爵位不妥。
他们都认识到,这是大明所有生员的机会。
一个藩国有几十个官职,几百个藩国就是上万。
只要愿意去海外搏,很多生员就有当官的机会。
甚至,那个家中有海贸生意的秀才,当即就向潞王提出,愿意用自家的船只,送潞王府的人去开藩。
这让潞王更是欣喜,让他改日去府上具体商议。
――
一群人谈论了一下前程富贵,又说起了风花雪月。
因为潞王去皇家乐团,就是找李玉商量音乐节评奖的事情。
所以众人的话题,很快转向了这次音乐节。
潞王朱常道:
“这次音乐节,陛下非常重视,任命了刘先生为评委会主席。”
“本王和李团长、冯主编、凌主编为评委,祁御史监督和公证。”
“所要做的,就是为后世垂范,定下评奖章程。”
“优秀作品会收录乐府,由翰林院文艺馆编校。”
这些人名,有些人不太熟悉。
李玉向他们讲解了一下,都是乐府中人。
李团长自然不用说,就是他这个皇家乐团团长。
冯主编就是冯梦龙,如今是《大明通政司内参》主编。之前李玉就根据他的《卖油郎独占花魁》,创作了一部戏《占花魁》。
凌主编是凌初,如今是《大明通政司月刊》主编。他在戏剧上成就非凡,曾得到汤显祖称赞。
祁御史则是祁彪佳,他也是戏曲名家,而且在天启二年考上了进士,之前在福建兴化府任推官。
在去年清理知县出身的科道时,他被补为御史,并且被推荐为乐府人员。
不过他在京城名声更响的,是作为工部左侍郎商周祚的女婿。
他的妻子是能书善画的才女商景兰,两人琴瑟和谐,人称金童玉女。
而且有传言说,商周祚在今年的八月选官中,有可能更进一步,成为九卿之一。
祁彪佳的身份也水涨船高,甚至已准备回避,从御史转任他职。
这次让他做评委会监督,是给他立功的机会。
介绍了这些之后,李玉道:
“李某初来京城时,曾于刘先生府上寄居。”
“这次音乐节评选,刘先生的意思是他只管礼法上的事情,要求评选出来的作品符合四维八德。”
“其余具体事项,则由我等去办。”
众人闻言点头,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
刘宗周负责重制礼乐,如今忙得是不可开交。
音乐节的琐事,自然不值得麻烦他。
甚至很多人心里,都没对音乐节有多重视,不认为乐的地位,能够和礼相比。
李玉在说了个大概后,又向潞王说道:
“皇爷对音乐节也有指示,说是要把广义上的音乐项目,都要包含起来。”
“所以音乐节要有音乐类奖项,如最佳音乐奖、优秀音乐奖、作词奖、作曲奖、编曲奖、演唱奖、演奏奖、最佳乐团、最佳指挥等。”
“殿下要负责的,就是音乐类奖项,可广邀同道评选。”
潞王闻言颔首,对此颇有兴趣。
他是真的喜欢音乐,而且想靠这个留下贤名――
朱载这个榜样的作用,已经初步显了出来。
如果未来音乐的地位提升,他们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足迹。
然后李玉又道:
“乐舞密不可分,朝廷还有乐舞生,并且要选拔乐舞人材。”
“所以音乐节还有舞蹈类奖项,由鄙人和教坊司、神乐观诸位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