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柔道之祖陈元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
    在相扑、拳击、搏击、摔击等项目相继完成体重分级,规则还越来越细后,不限体重级别、规则也最宽松的无限制格斗比赛,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实际战力的徒手格斗项目。
    很多其它徒手项目的胜者,都会来参加这项比赛。他们中的优胜者会得到锦旗,还有武道协会特制的金腰带。
    血气方刚的李汪,是这项赛事的爱好者之一。他和其他公子王孙一样,大喊着参赛选手的名字,神情极为狂热。
    金自忠找到李汪的时候,他正咒骂台上的获胜者,甚至连“阿西吧”这种平时注意着不使用的词汇,都在口中骂了出来。
    金自忠看着擂台上缠着巨大的镀金腰带、挥舞锦旗的胜利者,不知道这个人做了什么事,让自家世子如此憎恨。
    但是他听着周围嘈杂的声音,却感觉自家世子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劝谏道:
    “邸下,您有刘先生那样的大儒当教师,为何不向他好好学习呢?”
    “请邸下修心养性,不要好勇斗狠。”
    李汪听着他隐约的声音,大喊道:
    “什么?”
    “你要和他斗狠?”
    “先斗过他的弟子再说吧,就是那几个倭人。”
    指着在擂台旁为获胜者助威的几个日本人,李汪又向随行的护卫大声道:
    “我们朝鲜也要组建武道社,战胜那几个日本人。”
    “你们谁能获胜,我赏你们大明公士身份!”
    这些护卫听到李汪的开出的赏格,纷纷都动了心。
    他们身上虽然有朝鲜的官职,但哪里比得上大明公士身份尊贵——
    这可是在整个大明势力范围内都会受到优待的,甚至就连审判,都需要大明皇帝上裁。
    一个大明公士的身份,就决定了他们不会随意被处死。有些见机快的,已经通知家里捐纳大明公士。
    不过按照大明和藩国之间定下的规矩,大明是不会随意授予外藩人员爵位的。他们这些朝鲜人想取得大明公士身份,还需要朝鲜国王认同。
    如今这个权力就在李汪手里,只要他首肯了,他们就能成为大明公士。
    就连金自忠这个自诩为儒者的文人,听到这个赏格都有些想上擂台。
    尤其是知道擂台上的获胜者有日本弟子后,他更是眼睛都红了,对自家世子的决定无比拥护:
    “武道社!”
    “一定要组建朝鲜武道社!”
    “让那些倭国的小矮子,知道我们朝鲜人的厉害!”
    同样狂热地大喊着,声讨擂台上获胜的陈元赟。
    陈元赟看着朝鲜王世子又一次在擂台下咒骂自己,心里感觉很无奈。
    他在后世被尊为日本柔道鼻祖,于万历四十七年东渡日本,前几年到了江户,开始传授拳法。
    也因此收了几个日本弟子,如福野正胜、三浦义辰、矶贝次郎等人。
    今年大明和日本发生摩擦后,陈元赟作为在江户颇有名声的大明人,被一些幕府官员委托,和大明使臣交流。
    也因为此,他从姜曰广等人那里,得知了很多大明的事情。
    其中最让他感兴趣的,就是去年举办的武道大会。
    在知道姬际可、陈王廷等人以武扬名,从一个乡野武人成为御营将领、甚至成为皇帝的武术教练后。陈元赟顿时动了心思,认为自己也有这个实力。
    所以在幕府派人前往京城朝觐时,他也带上弟子同行,在上个月抵达京城,加入了韩王组建的武道社。
    已经年过四十的他,最初在擂台上是被人看不起的,认为他更适合当教练,而非上台打擂。
    但是被他以柔克刚连胜几场比赛后,很多人就被打服气了。陈元赟的大名,同样也在京城武道界传开。
    甚至连皇帝都听说了他的名字,把他那些以柔克刚的技艺起名为柔道,认为是武道的代表技艺之一,以后必然会发扬光大。
    这让陈元赟的名字迅速向武道界之外扩散,很多人都把他视为下一届武道大会格斗冠军的有力竞争者。
    《体育报》《武道报》《格斗报》等报刊,更是连篇累牍地报道,让世人知道京城武道界出现一位强者。
    这让他引来了很多武者挑战,以及外人的关注。
    朝鲜世子李汪,就是关注者之一。
    或许是因为他在日本的经历、或许是因为他收了日本人做徒弟,李汪这些日子一直追着他不放,一场比赛都没落下。
    时不时地骂他一通,似乎是发泄壬辰倭乱的怨气。
    好在他属于韩王的武道社,锦衣卫主管的武道协会也禁止私下里打击报复,他对自己的安全并不怎么担心。
    不过一直被骂着也不是事儿,陈元赟在又一次获胜保住金腰带后,和韩藩管理武道社的宗人一起,在武道协会人员的陪同下,来到朝鲜王世子面前道:
    “承蒙王子关注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